当今时代,服务理念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千“场”一面的机场服务,已经满足不了旅客的个性化需求。因此,各大机场都把旅客的需求和感受放在了突出位置上,用心打造“人文机场”。
打造“人文机场”首先要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就是要深化“真情服务”长效机制,树立“真情服务”新标准,持续从空间品位、环境品位、文化品位和服务品位等多维度进行提升,让旅客出行更快捷、更舒适,从而更好地满足大众日益增长的美好出行需要。
为此,人文机场的建设需要在规划设计上注入不同的文化内涵和服务特质,并凭借独具特色、体现真情的服务产品,满足不同旅客在出行时的差异化需求,并提供多样性的服务选择,真正突出“人文关怀”。
在此基础上,人文机场还应努力打造好机场文化,承担起优秀文化承载者、传播者的重任和使命,面向世界、面向大众宣传、普及和弘扬民族优秀的文化艺术,使旅客在进入机场后,就能够切身感受到凝结在建筑之内、流淌在设施之间的机场人文内涵和文化价值,从而形成一种与众不同的服务体验。而这样的服务体验又可以打造成品牌,如广州白云机场的“海天走廊”和广西南宁机场的“概念书屋”就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并能够以品牌文化特质影响过往旅客,继而成为机场特有的竞争优势。
要打造一个成功的文化机场,必须在特色上下功夫。机场文化展示称得上体现城市文化水平的有效方式,现代化大都市具有的观景文化、旅游文化、饮食文化、娱乐文化等都可以在机场文化中得到精确的体现,是城市版本的一个缩影。因此,作为国家和城市窗口的机场,理应将当地的民族特色、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价值观念等方面浓缩地体现出来,并与机场流程很好地融合,让旅客直观地感受到。
当然,打造文化机场还需要“软硬”结合。硬件上的改造,是打造文化机场的必须之举;而“软件”的改变,才能让机场真正具备文化气质。因此,机场服务人员应努力成为文化传播使者,在与旅客沟通交流的过程中,将文化特色不经意地传播出去。
宣扬机场文化特色要充分利用好航站楼内外的各类空间,如候机大厅,以及停车场、交通枢纽等相关配套设施的文化空间,最大限度地延长旅客体验的时间。同时,宣扬机场文化还应丰富表达方式,可利用展览、展示、互动主题活动、表演等多种形式开展,从而让文化宣传更有趣、更生动,让旅客更有参与感,使人文机场的文化使命更好地体现出来。(《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王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