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航网 通讯员徐琪 报道:为进一步普及食品安全相关知识,营造全民共同监督食品安全的良好氛围,江西航空于“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期间开展“品质护航,安全‘食’光”主题机上活动,旨在通过生动的科普讲解、趣味互动、问答等形式,向旅客传递实用的食品安全知识,助力公众增强食品安全意识。
在食品安全“云端小课堂”环节,客舱机组提出一个个既有趣又实用的问题,引发旅客们的积极思考和热烈抢答。“发芽的土豆还能吃吗?”“请问三无产品具体是哪三无?”这些贴近生活、关乎健康的问题抛出后,旅客们纷纷举手抢答,现场气氛活跃。
在随后进行的常识分享环节,旅客们积极主动地讲述着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积累的食品安全小常识。更添暖意的是,一位医护旅客特意站起身,以细致的动作演示规范七步洗手法,用自己的专业行动,把防护知识带给大家。
除了日常生活中的食品安全,飞机餐的上机过程更是一套严谨的“守护流程”。
首先,准备飞机餐的工作人员必须持有“航空人员体检合格证”。餐食刚装机,客舱机组立刻对每种餐食至少抽检3份,并对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信息进行逐一核对。
存放餐食也有讲究。例如,带干冰的餐食箱要少开盖,保证把温度牢牢锁在10℃以下。加热温度须达到85℃及以上,加热好的餐食须在1小时内端上餐桌。
操作过程中也要遵循严格的规范。比如取餐要戴洁净手套,拿冰块要用专用工具,工作台、水池等,必须用一次性布清洁等等。
江西航空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进一步规范机上餐食全流程管理,对餐食储存、加热等关键环节进行严格把控,切实守住机上餐食质量底线,为旅客筑牢航空出行中的食品安全“防护网”,全力营造安心、可靠的航空食品安全环境。(编辑:陈虹莹 校对:李佳洹 审核:韩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