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民航智库>智库专家>韩磊
激活无人机的“人才引擎”
来源:2018-08-17 14:01:29






  科技进步带来变革,无人机市场在今夏更加火热。今年1月~6月,全行业实名登记的各类无人机达到了23万架。8月初,国内某无人机品牌与韩国潮牌合作,推出了布朗熊和可妮兔形象的联名无人机,收获了不少关注。正值暑假,一些无人机科普教育、小“飞手”培训夏令营等活动也吸引了不少青少年报名参加,感受无人机带来的乐趣。

  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无人机产业链条上的一些短板也开始逐渐显现出来。比如无人机相关人才紧缺,难以满足无人机产业健康发展的需要。无人机企业需要研发人才解决技术难题,需要合格的“飞手”来完成农林植保、环境监测等作业。而专业院校也是求贤若渴。目前,不少院校开设了无人机相关专业,却缺乏成熟的教师队伍来培养人才。在浙江省等地区,无人机相关专业人才已经成为人才市场上的“香饽饽”。

  产业发展呼唤建立多层次、多类型的无人机人才培养体系,相关方应多动脑筋,统筹推进,共同为无人机产业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和后备力量。

  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应该发挥好引导的作用,规范无人机培训市场。去年底,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了《关于促进和规范民用无人机制造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支持有条件的普通高校和职业院校设立无人机相关专业,并鼓励企业引进国内外高层次技术人才。目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已经设立“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工程”科系,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每年还拿出经费支持学生投入无人机研究与创新。相关部门一方面应鼓励行业院校、科研院所与企业合作,加快培育无人机关键技术、安全管控等紧缺专业人才;另一方面要严格准入、严格监管,让无人机驾驶员等关键人才合规上岗,让无人机培训机构合法经营。

  而对于通航发展较快的地区而言,也应在政策制定方面释放更多的积极信号,吸引更多人才为无人机产业发展贡献智慧。今年初,浙江省政府公布了《浙江省综合交通产业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尽快向交通、地测等行业推广无人机应用,用机器换人,促进产业转型升级。4月,杭州市政府实施新版全日制大专紧缺专业目录,其中无人机专业毕业学生可直接落户。这些政策红利,都表达了地方政府爱惜人才、留住人才的诚意。

  除了大力引进领军人才、留住关键人才之外,无人机产业还需要大量的人才储备,以促进产业可持续发展。大力推广航空基础教育对于激发青少年航空热情、培养航空后备力量具有重要意义,在无人机领域内亦是如此。不少无人机企业近几年积极组织相关科普宣传走进小学、中学校园,深圳某航空技术企业还因为深耕青少年无人机科普教育领域而成了“深圳市科普教育基地”。

  无人机产业正从“小众”走向“大众”,未来必将需要更多的人才,迸发更多的活力。只有激活“人才引擎”,不断完善无人机教育、培训体系,这一产业才有动力飞得更好。(《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评论员韩磊)

责任编辑:
相关新闻:
阿斯塔纳航空广州—阿拉木图航线增至每...
锡林浩特机场暑运旅客吞吐量创历史新高
技术进阶助推航空保障升级 宁夏机场承接...
山东东营机场安检:筑牢安全防线 + 升级...
易斯达航空恢复运营以来客运量累计突破1...
东航江苏公司2025年职工子女暑托班圆满结业
民航湖南监管局党委中心组集中研读《习...
民航安徽监管局对芜宣机场开展暑运安全督查
中国民用航空宣传教育中心2024年度部门决算
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2024年度部门决算
青岛空管站守护暑运天路 力保航班高效运行
便捷旅客出行路 乌兰浩特机场新增免费手...
海南航空出席2025年梅西大学中国校友会...
济州航空上半年航班准点率上升4.9个百分点
尖兵闪耀赛场 包头机场消防队全市比武展...
包头机场细化服务举措让旅客旺季出行更安心
江西航空开展八一建军节主题机上活动
锡林浩特机场探索非航新业态
上海监管局全力迎战台风“竹节草” 督...
河南机场集团启动危险品互信社区郑州试...
返回首页
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24158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006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10120170026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7

本网站所刊登的《中国民航报》及“中国民航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制作单位:中国民航网 办公电话:010-67355289 传真:010-67355289 通信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十里河2264信箱 邮政编码:10012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55289 举报邮箱:news@caacnews.com.cn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常年法律顾问—北京市安理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