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一线人物>往期回顾
安全员谭清波:二十年如一日 铮铮铁骨守安全
来源:中国民航网2015-02-12 14:27:00

姓名:谭清波
单位:山东航空公司
职务:安全员

  谭清波,山航空保大队一名航空安全员,1996年进入山东航空公司,迄今为止近二十年了,把最好的青春都奉献给了山航。近二十年来他几乎飞过了山航组建以来的所有机型,包括萨伯340、CRJ系列(200、700)、波音737系列(300、700、800)飞行时间近20000小时,为山航的空防安全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在山东航空安全飞行20周年的先进评选中荣获"劳动模范"荣誉称号。历年来,谭清波同志曾数次被评为公司级"先进个人",更是多次荣获大中队级"先进个人"、"优秀党员",从其丰富多彩的飞行生涯获得的众多荣誉中不难看出,谭清波同志能够获此殊荣实至名归。

  坚守一线不退缩

  对于航空安全员来说,在机上面对的群体不仅有形形色色的旅客,在极端情况下还有可能是穷凶极恶的歹徒。在大众眼中航空安全员是一个颇具神秘感、刺激感的职业,可其中的艰辛只有真正从业的人才能真切体会到。用谭清波的话来说:"我们只希望航班安全正点,祈求一年365天平安飞行,宁可平淡,也不要惊险刺激。"在他近20年的飞行经历中,每个月都要飞20多天,每天平均工作6小时,执勤中持续敏锐地观察旅客的动态、留心可疑的安全隐患并处理随机发生的客舱扰乱性事件,不放过机上安全的细枝末节,看似平淡、单一的执勤工作其实是件相当枯燥辛苦的事情。早些时候,队员较少,飞行压力极大,一个月要飞近200个小时,也就是说除了睡觉就是拎着箱子上飞机,遇到航班延误时干脆就睡在飞机上,醒了继续飞,有时一个月下来也就休息1至2天,异常辛苦。近年来民航局出台相关规定,飞行时间趋于合理,但伴随而来的是空防形势的日益复杂严峻,队伍正规化建设对航空安全员纪律、形象、业务的高标准严要求,在追求安全与服务并重的双标准前提下,安全员工作可想而之。即便这样,谭清波依然坚守在空防安保一线岗位上,他认为"空防安全倡导持续安全、长期安全,只有起点,而没有终点,把每一件平凡的事情都从一而终的做好就是不平凡"。

  突发事件不畏惧

  航空安全员在平日航班中要面对形形色色的旅客,要作出不同的应对措施,需要凝聚智慧并具有敏锐的洞察力,举重若轻,方能厚积薄发。执勤中处置最频繁的是违规使用手机等电子器具和酗酒滋事行为,无论航班延误与否,执勤期多久都需要时刻保持头脑清醒。看似平静的航班中,有可能危机四伏,随时都有可能发生意想不到的状况,就在去年的航班中,他还与其他队员一起妥善处置了一起机上突发特情。2014年8月21日,执飞SC4937济南-乌鲁木齐航线,执行较高级别勤务,谭清波主要任务是隐藏观察。当飞机起飞10多分钟后,他发现客舱前部有异常情况。这时1号安全员过来说,客舱前部有名旅客神态、行为有些异常,要进入前舱,气氛一下子紧张起来。对于乌鲁木齐这种敏感航线,各种突发状况都有可能发生。谭清波作为飞行时间最长、经验最丰富的老队员却异常镇定。他通过简单的沟通迅速稳定了同事们的紧张情绪,并报告机长,通知驾驶舱、乘务长做好前舱防护,安全员回到各自执勤号位。半个小时后,该名旅客在多次企图进入前舱未果的情况下,强行冲向前舱被1号安全员制服。谭清波取出手铐与另一名队员迅速冲过去,对该旅客采取强制管束措施。此时,不明原因的其他旅客情绪有些恐慌,他再次利用自己的经验沉着应对,第一时间对旅客进行了情况说明,及时稳定了旅客情绪,并加强了客舱巡视,给予旅客充足的信心与安全感。后来航班安全落地,该旅客被证实因失恋精神出现异常,如果让他进入前舱甚至冲进驾驶舱后果不敢想象。

  铮铮铁骨守安全

  谭清波介绍:空警、航空安全员的执勤地点在空中,血液浓度低、易疲劳,可能遇到失压、缺氧等突发状况,无法像在地面一样呼叫后援,这些都要求我们具备更好的身体素质。所以我们体能训练标准要高于其他岗位民警,对耐力、爆发力、平衡能力等都有严格的达标标准。训练要求也就更加严格,训练量通常很大,伤病是家常便饭。在2013年的中队训练中,力量训练强度很大,谭清波大臂神经拉伤,并引起肌肉萎缩。对于20多岁的年轻人这种伤病所带来的痛苦也难以忍受,更别说当时已经43岁的谭清波。但是他凭借着自身的责任感、荣誉感和一股不服输的劲头,硬是没有请假耽误飞行,保质保量的完成了执勤任务。谭清波利用闲暇时间积极进行恢复训练,在空保大队年度体能测试中成绩全部优良。

  这就是谭清波,在空保队伍里,他既是平凡的,又是不凡的,在他身上凝结了一名安全员的优秀品质:忠诚、荣誉、奉献……。他20年如一日,踏踏实实、勤勤恳恳始终坚持在空防一线岗位,将自己的青春奉献给了蓝天事业,用自己的辛勤的汗水与无私的付出守护着航班安全,正如他说的:“空防安全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我要在空防安保岗位上干一辈子!”

 

责任编辑:徐飞
相关新闻:
东航江苏公司2025年职工子女暑托班圆满结业
民航湖南监管局党委中心组集中研读《习...
民航安徽监管局对芜宣机场开展暑运安全督查
中国民用航空宣传教育中心2024年度部门决算
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2024年度部门决算
青岛空管站守护暑运天路 力保航班高效运行
便捷旅客出行路 乌兰浩特机场新增免费手...
海南航空出席2025年梅西大学中国校友会...
济州航空上半年航班准点率上升4.9个百分点
尖兵闪耀赛场 包头机场消防队全市比武展...
包头机场细化服务举措让旅客旺季出行更安心
江西航空开展八一建军节主题机上活动
锡林浩特机场探索非航新业态
上海监管局全力迎战台风“竹节草” 督...
河南机场集团启动危险品互信社区郑州试...
中国航油广东公司多举措严防基孔肯雅热...
我国自主研制新舟60民用搜救机在陕西成...
江西航空“成都—南昌”航线专属产品助...
东航云南公司地面服务部站坪保障中心用...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扎实开展分层分类廉洁...
返回首页
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24158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006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10120170026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7

本网站所刊登的《中国民航报》及“中国民航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制作单位:中国民航网 办公电话:010-67355289 传真:010-67355289 通信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十里河2264信箱 邮政编码:10012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55289 举报邮箱:news@caacnews.com.cn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常年法律顾问—北京市安理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