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一线人物>往期回顾
机供品配载员范生荣:劳务工的回收绝活儿(图)
来源:中国民航网2013-12-12 16:28:00

 

 

 

姓名:范生荣
单位:南航黑龙江分公司客舱部
职务:机供品配载员

  啤酒、可乐、卷纸、一次性纸杯、小咸菜、花生米……十余个名词罗列在一起,你会想到的可能是杂货铺、超市……。如果给这些东西乱七八糟堆放在一个箱子中,你又会想到什么呢?垃圾筐、或许是废品收购吧……。其实不然,给出的答案是飞机上的餐车。别小看这一堆堆从飞机上搬下来的"破烂",它们在范生荣眼里可是宝贝疙瘩。
  
  航延的凌晨

  2013年8月14日,分公司大部分航班因航路天气无法返回哈尔滨基地,只能从15日凌晨开始陆续返场.随着航班的不断降落,机组和其他服务保障人员已经陆续结束工作,而机供品仓库中却早已灯火通明。

  晚上19点,在航班没有降落时,范生荣和她的另一位姐妹就已经考虑到次日航班任务将会十分紧张,开始着手提前地为第二天的航班进行着准备。

  23点30分,随着航班的降落,由于部分延误航班落地时间比较集中,机供品仓库一下被塞满了,餐车排的像火车长龙摆尾,再瞧瞧每辆餐车上凌乱的已经下不去手,不难想象当时机上航延服务的紧张程度,小范的心里不由地也为乘务们捏了一把汗。

  不多想了,开干。再看小范前后开弓,一手拉车,一手推车,将餐车推进处置间,迅速哈下身子,双手飞快地将餐车中各类食品了、饮料往怀里拿,并一路小跑地将各类物品分放在库房中规定集放处,粗略算了一下"这一捧",汇源果汁6个,啤酒、饮料12听,再加上其他的,重量起码近20余斤。这活说起来简单,但一趟两趟还好,面对这一晚将16架飞机,40多个餐车,按照每辆车上有机供品60件,那就是2400件,周而复始地弯腰拿货,抬头摆放,一个女同志不但要有把力气,还要有个麻利的身手和足够的耐心与耐力。多年来,小范还真练就了一身本领,一分钟中最快能对50件物品进行分类回收。

  15日7点返航飞机直到才落完,小范也就干了一宿。别看外边刚下完雨,库房却出奇闷热。小范的工作服早已经被汗水湿透,面对如山的饮料和食品,她喝了口自带的开水,吃了口馒头,又开始忙着往机上装配当天的机供品。

  50克分量也不放过

  有人会问,小范忙活一宿,她还有时间对饮料、食品的日期、质量进行再检吗?其实不然,小范这三下五除二地摆放机供品的同时,她还很真露了几手"小绝技"。

  绝技一"掂分量,凭手感"。说起这个,她的同事李素平非常佩服。8月初一次在回收机供品时,小范像往常一样抱着一摞饮料在分类,当她码放到第三包饮料,"随手"把这包饮料放在地上。李素萍非常好奇地问:"咋了。"小范回了句"那个有问题"就又忙去了。李素萍不信拿起饮料看看出厂日期,再看看盖子拧的很紧,也没咋地啊。于是忙完后,李素萍再次问小范为啥?小范笑笑说:"这瓶饮料被打开过,后被拧紧的,不信你把盖子拧拧。"这时李素萍把盖子使劲一拧,这才发现,瓶口链接胶条早就断了。李素萍问:"你也没拧,咋知道的?",小范说:"因为这个比平时饮料轻了50克。"李素平当真地拿去量了一下,果然差了一两。

  绝技二,"捏捏"包装鼓不鼓。说起来很逗,其实这是小范对食品包装的检查。由于有的食品充入少许氮气保鲜,有的是真空包装,但无论哪种只要一捏漏没漏气,"凭手感、听声音"就能作出判断。

  绝技三,"翻翻看"生产日期。由于归类时间紧,小范练成了一边码放机供品,"顺手"看每件回收品生产日期的习惯。由于养成了习惯,身旁的人很难察觉这个"小举动"。

  往机上配机供品要有好眼力

  回收品必须在库房中待满24小时,以确保机供品的质量,然后才能再次配发。由于旺季航班任务多,人手少,每天一组两个人工作量大,难免会有纰漏,二次复检让小范又露了两手。一个就是"透过表象看本质"。不久前同事配完一车机供品,小范在复查中将一包饮料给替换出来。同事不解问为啥?她说:"天气热,这包饮料纸包装已略微鼓起,说明漏气并有变质的可能,要是给旅客喝那还得了。"

  同样,好眼力也让她"估数"估的很准。别看一车机供品放好后玲琅满目差不多,但小范经常一眼就能"估出"配的是多还是少。虽然每次她们都要进行二次复检,但是,她的眼光总能赶在表格数据前。

  你一定想不到,她只是一名劳务工,就住在机场旁的太平庄,家里有一个8岁的孩子,月工资千余元。可是面对这么多机供品,孩子从来没尝过一口。她说:“我用自己双手证明给孩子看,咱农村人一样能干好工作,这比给孩子吃啥都强”。

  旺季时,她每月能为公司节省资金十二万元。“看着从机上回收下来的饮料、卷纸等等,被自己重新分拣、擦拭后,整齐码放在货架上,再被重新供应到机上,有种成就感。”她一边干活一边对记者说。
  
  她的同事们说:

  刘佰金:我了解的小范,在分拣时眼观六路、手管八方,你或许还没有明白怎么分类,她就码放完了。

  刘敏:客舱机供品分拣表面似乎没有多少技术含量,但我感觉这恰恰需要"卖油翁"一样的熟练手法,才能实现物尽其用。

  杨旭:机供品回收,需要的是有"良心"地去干活,要对企业足够的忠诚,再普通的岗位只要用心,也能演绎出"精彩"的人生。

责任编辑:徐飞
相关新闻:
民航湖南监管局党委中心组集中研读《习...
民航安徽监管局对芜宣机场开展暑运安全督查
中国民用航空宣传教育中心2024年度部门决算
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2024年度部门决算
青岛空管站守护暑运天路 力保航班高效运行
便捷旅客出行路 乌兰浩特机场新增免费手...
海南航空出席2025年梅西大学中国校友会...
济州航空上半年航班准点率上升4.9个百分点
尖兵闪耀赛场 包头机场消防队全市比武展...
包头机场细化服务举措让旅客旺季出行更安心
江西航空开展八一建军节主题机上活动
锡林浩特机场探索非航新业态
上海监管局全力迎战台风“竹节草” 督...
河南机场集团启动危险品互信社区郑州试...
中国航油广东公司多举措严防基孔肯雅热...
我国自主研制新舟60民用搜救机在陕西成...
江西航空“成都—南昌”航线专属产品助...
东航云南公司地面服务部站坪保障中心用...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扎实开展分层分类廉洁...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丰富廉洁文化阵地建设
返回首页
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24158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006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10120170026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7

本网站所刊登的《中国民航报》及“中国民航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制作单位:中国民航网 办公电话:010-67355289 传真:010-67355289 通信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十里河2264信箱 邮政编码:10012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55289 举报邮箱:news@caacnews.com.cn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常年法律顾问—北京市安理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