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姓名:黄建
单位:白云机场
职务:机场巡视员
在广州白云机场40多公里的围界上,常年驻守着这么一群可爱又可敬的人,他们是父母的子女,也是孩子的爹娘,更是一群容易被遗忘的民航人。他们常年在机场围界站岗放哨、排除报警隐患,他们就是围界瞭望哨的巡视员。
来自湖北恩施的黄建,就是其中的一员。他1981年生,从少年的帅小伙到身为人父,从当初到白云机场安检工作的懵懂少年,一晃在机场的瞭望哨上就待了12年。将自己宝贵的十年韶华献给了平凡的安检围界巡视岗位。

16.5km围界内一个人的“江湖”
白云机场的围界有40多公里,除了铁丝网将机坪与外界隔开,还设了4个岗哨。每个岗哨负责长约16.5km围界,32个监控镜头和27个防区的独立站岗。
带着高度警戒、严谨、枯燥寂寞式的想象,记者来到了停机坪的西北瞭望哨。那是两层小塔楼,只见黄建刚从围界排除报警隐患回来,一部安检巡逻车毅然停在了岗哨门口。见到记者,他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然后低头继续走上二楼的瞭望哨,用望远镜观察围界周边的环境,在对讲机报告“西北瞭望哨周边情况一切正常”。
10平米左右的瞭望哨,四周都设计成窗户,一桌一椅一人加一电风扇的简单摆设,再加上望远镜、对讲机以及停在门口的巡逻车等必需装备,已是一个独立瞭望哨的全部。从二楼瞭望哨往下看,宽阔的停机坪显得更加辽阔,一眼望不到边际,连飞机庞大的身躯远远地看上去都变成了很小的身影。这种微缩的景观,让瞭望哨台显得更加渺小,小得几乎让人忽略白云机场竟然还有这个工作岗位。
环视岗哨周边的环境,只见围界外围长有不少杂草,旁边因为建设第三跑道,不停地有挖掘机、运输车经过,很多泥土扬起来,使得哨所里仅有的一张桌子和一把椅子上很快就落满一层灰。虽然仅有一张椅子,黄建仍赶快掏出桌子底下的抹布将桌椅抹干净,礼貌地请记者坐下。
“一个人在这种环境下上班,能适应么?”
“刚开始一个人值夜班,晚上会很害怕,尤其是有风的晚上,呼啸的风一阵阵吹过跟狼嚎一样,整个围界看起来漆黑一片,身边只有对讲机在自言自语”。“不过,现在早已经习惯了。”黄建又补充道:
或许是平时与人面对面谈话不多,每天上班的8个小时,只有与对讲机为伴的黄建,坐在岗哨里有点腼腆,话语不多,使得这个小小的房间更加拘束。遥望窗外,远处正是一派春运热潮的航站楼,而这穿过机坪短短15分钟车程的一个独立岗哨,除了呼啸而过的飞机轰鸣,却分外的安静。可以想象,在这个岗位耐不住寂寞是很难熬的,尤其是阴雨连绵漆黑的夜晚。
当问到新春在这个偏远的岗哨过有什么感觉的时候,他笑说“刚上班的那会儿很不适应,吃着队里送来的盒饭,就特别惦记着家人围坐一起吃团年饭热乎乎的感觉,心里落差很大,酸酸的。不过现在在岗位上时间长了,春节来了我就当一般日子过。”

最痛与“空姐”相遇的日子
在这样独立岗哨里,必须要克服工作环境的种种困难。
黄建桌子底下摆满了各种风油精、防蚊液。“这里夏天是不是蚊子特别多?”一直比较腼腆沉默的黄建突然打开了话匣子,告诉我们:“哦,围界外很多杂草,蚊子确实特别多。尤其是蚊子都很喜欢灯光,晚上一开灯,就会吸引来很多蚊子和小飞虫,不开灯一片漆黑又不行。广州的天气与北方不一样,不仅是夏天有蚊子,有时冬天温度都20度以上。你看这段时间,骄阳似火的,白天能达到28、29度的高温,蚊子和小飞虫滋生很多。”因为在机场工作,他们不少队员都笑称这些经常到访的小东西为“空姐”,让他们不得不经受工作之“痛”。
与蚊虫叮咬等烦恼相比,瞭望哨工作最难的其实是“忍受寂寞和瞌睡”。黄建从口袋掏出一盒清凉油,告诉记者,为了保持清醒和高度的警戒,这是他工作随身带的必需品。除清凉油外,在出车试报警前先用湿毛巾擦脸的做法,也是他驱除瞌睡的另一大“秘笈”。此外,中队为了让员工集中精力上岗,防止瞌睡,也规定了“一个小时一报告”的制度,半夜的时候更升级到“半小时一报”。哨所的巡视员每小时都需将自己负责的片区情况向队部汇报。
不久前,一场突如其来的雨下得非常大,整个围界白茫茫的一片。在岗亭里的黄建心里很不踏实,心理一直担心着:大雨会不会把水沟的闸门冲开?如果冲开了外面的动物会不会攀爬进来影响航班安全?于是,他穿上雨衣、雨鞋全副武装的从岗哨徒步检查西围界的两个大水沟,却让他发现了西围界双围栏中间的水沟水闸门被大水冲开了。他立即报告监控操控台用镜头对准水沟位置,时刻关注着水沟周边的情况,并坚持一个人蹲点把关。在暴风雨中,他站成了一尊石像,直到凌晨时分水沟水闸门恢复,安全隐患消除了,他才松一口气。回到岗哨,他早已全身湿透。

“热心,会书法还会作诗”
因为家庭原因,只有高中毕业的黄建参加安检工作后并没有放弃继续读书学习的机会。经过努力,他去年自考获得了大专文凭,考取了电工等职业证书,在日常工作中运用所学知识帮助机场解决岗哨电路故障等。
在领导和同事眼中,黄建不仅工作做得好,还是大家认同的才子。“热心,会书法还会作诗”,这是同事们给他的综合评价。“不要看他一副木讷的样子,写字作诗都有几分毛泽东的气势”,黄建的同事小杨告我记者,一首“春华秋实二十年,点滴不漏意志坚。辉煌皆从平凡出,纵有万流我砥柱。安检护卫筑长城,雄关屹立铸平安。”是黄建为去年白云安检建站20周年征文的经典之作。
说到自己的书法和写诗特长,黄建显得很是不好意思:“平时工作之余没事就练练字,写写诗。”工作时看见起飞、滑行、降落的一架架飞机,都给了他灵感。翻开岗哨的值班台账,记者被那认真细致的记录所打动,认真清晰的字体记录着每一天的执勤情况,还会特别记录一些台账大事,比如领导检查工作时的指示,甚至还有一些工作体会等等。


12年辞旧迎新都在岗位上度过
12年,看着身边一波一波老同事离开,一批一批新同事加入,黄建还是决定安心地守在这里。“他们离开有他们的理由,我觉得能在机场找到一份工作是很让人羡慕的,很满足也很自豪”。
“有多久没回家过年了?”
“12年了,因为春运,没有办法,岗位需要,所以我没有和父母在一起过过年。”言语中透着一丝愧疚和遗憾。在聊天中,黄建更习惯地说“春运”,在他们的字典里似乎只有“春运”没有“春节”。
今年除夕,恰好轮到他当值。当问到与家人年夜饭吃什么,他说,“我们也是随便做点吃的,因为今天要值夜班,关键是要提前休息好。吃饭反而变得不重要了。所以不太讲究,如果饿了,会带点泡面什么的……”
从前年为人夫到去年为人父角色的转变,黄建担负的更多的是责任,正是这份责任给了他勇气和力量,一直坚守在这里。在他身上,有种可贵的平凡和坚韧,激励着更多守望飞机的年轻人。
如今,岗哨巡视队伍不断壮大,由原来的6个人增加到了15人。据了解,去年全年白云机场这几个瞭望哨发现无证无关人员攀爬围界并成功抓获的3起,驱赶动物的1起。数据不是很惊人,但黄建告诉记者,“保障安全一刻一秒都不可放松。”
没有坚守,就没有飞翔。黄建和机场围界瞭望哨的其他巡视员们一起,面对着飞机起降、长长跑道、围界监控,各自独守着自己的江湖,用默默的坚守换来围界的平安祥和,护送着一批批旅客回家。
此刻,对讲机不离身的黄建,听到围界有呼叫,“您已进入机场警戒区,请立即离开”,他拿望远镜又匆匆忙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