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航网 通讯员赵能 报道:在暑运旺季,东航云南公司地面服务部站坪保障中心犹如一台精密运转的机器,700余名工作人员如同一个个紧密配合的部件协同运行,确保日均400余架次航班的安全起降与高效周转,共同奏响了一曲激昂的旺季“交响曲”。
临近正午,机坪地表温度已超过50℃。行李牵引车驾驶员刘译文刚将满载行李的拖车停在707远机位,汗珠不断从下巴滴落,工装后背早已被汗水浸透成深褐色。“旺季每天要跑50多趟,从行李分拣区到707机位单程8公里多,必须准时。”他擦着汗说道,“晚一分钟都可能影响后续航班,让旅客多等半小时。”与此同时,在106机位上,平台车正与宽体机货舱对接。平台车驾驶员王奇勋和同事们顶着发动机散发的热浪,谨慎调整平台角度,他专注地看着仪表盘:“这架航班有200多件行李、18吨货邮,操作必须精准到位。”
正午时分,客梯车班组则面临着“速战速决”的考验。MU5815航班在324机位落地后,陈焱炳驾驶的客梯车在4分钟内精准对接机舱门,梯架角度误差控制在20厘米内。他胳膊上明显的晒痕是旺季工作的印记。“每天出车60余次,保障旅客安全上下飞机,是我们的职责。”
午后的行李分拣区也十分热闹,传送带上标签纸摩擦的“沙沙”声成了主旋律。分拣员李文富快速识别行李上的目的地代码,准确地将行李放到对应板车内。“旺季日均分拣3万件行李,节奏很快。”他指着屏幕数据说,班组严格执行“双人核对制”,确保准确无误,“一件行李分错都可能耽误旅客行程,我们要非常仔细。”
在S130机位的装卸现场则是另一番忙碌。装卸工作人员王加松和薛云峰合力将一捧超大鲜花抬上传送车。“旺季常遇到宠物箱、大件物品等特殊行李。”老段说着,身后的传送车正将行李持续送入机舱——这架飞往青岛的航班,仅重货就装了6车。“提前和物流公司那边对接好专用固定架,既护好了旅客的‘宝贝’,又没耽误装机时间。”
凌晨3点,最后一架航班的发动机关闭,机坪终于褪去白天的喧嚣。但站坪保障中心各班组的灯光依旧明亮,安技室的师傅们正给车辆、设施和设备做“体检”,检查皮带磨损、调试液压系统;调度员们在整理当日数据,为次日的早高峰制定保障方案。站坪保障中心经理环视着机坪和身边的同事,感慨道:“每一架航班的准点起降,都离不开各个岗位间的默契配合。”
次日5时,车辆的发动机声、对讲机的呼叫声、行李传送带的运转声响起,站坪保障中心又开启了新一轮“协奏”。(编辑:陈虹莹 校对:许浩存 审核:韩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