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民航智库>智库专家>群言堂
让网络平台破解通航盈利难题
来源:《中国民航报》2019-03-18 15:43:00

近日,广西通航航空产业有限公司正式成立。该公司将逐步推进广西通用机场网络建设及相关配套基础设施开发,重点发展“通用航空+X”业务模式,大力推广低空旅游、短途运输、通航作业、公务飞行、航空俱乐部等业态,推动广西全境低空飞行服务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这标志着广西壮族自治区搭建了一个统筹规划的全区通航产业发展平台。无独有偶。去年12月成立的山西通用航空集团有限公司,也致力于搭建一个集投资、建设、运营、服务、管理于一体的省级通用航空发展平台。由此可以看出,在我国通航产业亟待发展的现状下,平台化运营已经成为一种新的发展模式。

纵观近年来通航产业的发展历程,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各地政府纷纷视通航产业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大量的战略投资者及大体量的资金不断涌进通航领域,各类通航小镇、通航产业园、通航展会和通航企业犹如雨后春笋,渐有星火燎原之势。然而,在通航产业发展如火如荼的同时,除了在传统作业领域做大、做优的通航企业能够持续实现盈利外,盈利难已成为通航产业发展的一大难题。

以往提到通航产业发展的时候,经常会提到体制机制对产业发展的限制。如今,从政策环境的角度来说,持续推进的通航“放、管、服”改革效果已经凸显,不论是审批操作,还是监管方式都更加灵活、便捷,大大降低了通航企业的经营性成本与制度性成本,但离通航产业万亿元市场目标仍有一定的差距。除了政策的原因之外,有部分从业人员认为,传统的工农林作业(航空喷洒、空中巡查、航空护林、航空摄影等)的业务量是固定的。根据民航局发布的《2018年通用和小型运输运行概况》,在2018年,我国实际在运行的通用及小型运输航空公司净增加了100家,市场的“大饼”被不断摊薄之后,要想真正地实现盈利就更加举步维艰。

实际上,通航市场是一片广阔的“蓝海”,其兼具生产工具和消费品属性,用途广泛、运营形态多元,可同时服务国民经济的三大产业。除了服务农林喷洒、航空播种、航空监护等第一产业之外,通航产业还可以服务第二产业的航空探矿、管线巡视、石油飞行等,服务第三产业的短途客运、短途货运、公务飞行、航空运动、旅游娱乐等。

面对如此庞大的市场,通航产业为何仍旧存在盈利难的问题?究其原因,与各地通航企业的单打独斗不无关系。除了山西、广西、新疆、四川等地之外,多地的通航产业发展处于各自为战、各领风骚的状态。

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通航产业要想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形成规模经济、范围经济与网络经济,真正激发出整个市场的潜能与活力。因此,各通航企业应集团作战,组成“集团军”也不失为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

集团作战需要指挥所,各通航企业合力发展也需要一个共同的平台。在笔者看来,除了像广西、山西两地成立实体化的平台公司的方式之外,还可以搭建一个类似OTA(在线旅游企业)的网络平台,将通航产业的上下游企业集中在一起,搭建一个大型的通航网络平台。

通航网络平台可以作为信息平台,让大众能够“看得到”。近年来,兴起的空中游览、空中医疗救援、短途运输等,虽市场庞大,但市场分散,大众对其知之甚少,甚至即便大众有相关的消费需求,也不知道具体的市场渠道。在通航网络平台上,一方面,各通航企业可以开展通航文化的普及活动,做各类营销信息的推荐;另一方面,大众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输入地域、时间、价格等信息,对各通航运营企业作比较,选择适合自己要求的通航服务项目与企业。

通航网络平台可以作为服务平台,让通航企业能够“用得好”。通航网络平台除了吸纳通航运营企业之外,还可以向产业链上游延伸,吸纳为运营企业提供后勤保障的服务型企业,如各地成立的飞行服务站、通航起降点、通航机场、维修公司等。在通航网络平台上,气象信息、飞行报批、市场信息等各类服务信息都公开、透明,既可以成为各类通航企业的重要信息源,还可以成为其重要的技术支撑平台。

通航网络平台可以作为监管平台,让通航监管部门能够“管得住”。通航网络平台应具备与各通航管理平台的对接功能,各通航管理平台可以通过通航网络平台掌握通航市场动态、发展现状,为行业主管部门狠抓薄弱环节,把控安全风险,以及政策制定提供强大的数据支撑。

诚然,助力通航快速、高效、安全地“热起来”“飞起来”的途径很多,但通航产业要想实现良性发展,仍然需要整个行业的参与者主动作为、积极有为,共同探索新的市场领域,建立新的盈利模式。(《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王娓娓)

责任编辑:wanglei
相关新闻:
大手牵小手 安检“童”样暖 大兴机场安...
襄阳机场创下通航以来最快破百万记录
新疆机场集团伊宁管理分公司2025年上半...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战高温 出“凉”策 ...
北海机场智能探识驱管一体鸟击防范系统...
甘肃空管分局管制运行部塔台管制室单日...
内蒙古机场集团开通24小时航空公司服务热线
呼和浩特机场高效护航60人儿童团队
2025年华东地区民航空管(通导)岗位职...
“抛雪车”变身“撒药车” 巴彦淖尔机场...
吉安井冈山机场联合机场公安开展无人机...
呼和浩特机场积极应对暑运持续雷雨天气
吉安桐坪机场启用飞行服务站
南宁机场新增恢复南宁—合肥—青岛航线航班
郴州北湖机场圆满完成航空安保审计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不惧“烤”验 火力全...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扎实开展安全生产月系...
大庆机场卫生间增设服务标识牌 贴心守护...
与时间赛跑!3U3349航班紧急返航,争分...
东航西北分公司:空保铁军多维发力,筑...
返回首页
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24158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006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10120170026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7

本网站所刊登的《中国民航报》及“中国民航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制作单位:中国民航网 办公电话:010-67355289 传真:010-67355289 通信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十里河2264信箱 邮政编码:10012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55289 举报邮箱:news@caacnews.com.cn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常年法律顾问—北京市安理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