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民航智库>智库专家>群言堂
点烟器也是火种不能带!
来源:《中国民航报》2019-01-07 15:22:00

本栏目日前刊登过《电子烟也是烟 不能吸!》一文,明确了在飞机上吸电子烟会对客舱环境造成污染,影响旅客身体健康,并触发烟雾探测器报警,干扰航班的正常安全运行,为旅客们进一步明确认知。看到这篇报道后,有旅客询问,电子烟不能吸,点烟器能带吗?其实,这个问题也需要为广大旅客明确:点烟器也是火种,不能带。

据媒体报道,2018年,由数据线改装的电子点烟器、烟盒式外观的电子点烟器、附在旅客腰带上的电子点烟器曾分别出现在厦门机场、首都机场和石家庄机场等多个机场,它们无一例外都被“火眼金睛”的安检员拦截了下来。有旅客表示,其不了解规定,在网购平台上购买时,商家在商品的介绍中标注“能上飞机”。

其实,根据民航局发布的《关于禁止旅客随身携带打火机火柴乘坐民航飞机的公告》,旅客乘坐飞机既不能随身携带打火机和火柴,也不能放置在手提行李和托运行李中运输。

打火机和火柴作为常见的火种,在飞行过程中可能引燃物体,引发火灾,后果不堪设想。同理,电子点烟器虽然不产生明火,但其内部的电炉丝加热至高温时同样可能引燃物品,因而也属于火种范围,不得带上飞机。

既然对安全有威胁,为什么个别旅客依然携带呢?除了不了解相关规定外,个别旅客存在侥幸心理,认为可以靠外观“蒙混过关”;而有些商家也投其所好,推出各种具有另类外形的点烟器。比如,一些机场在安检过程中屡屡查出的另类点烟器包括烟盒点烟器、充电宝点烟器、手表点烟器、手机壳点烟器、腰带点烟器等。

为彻底消除隐患,安检部门除了加大检查力度外,还需要多管齐下。机场安检部门要加大宣传力度,既让不了解相关规定的旅客充分了解规定,明确不可随身携带,同时也可以通过实物展示、图片介绍等方式,让心存侥幸的旅客明白,点烟器再“另类”也逃不过安检人员的“火眼金睛”,从而自动放弃携带。

此外,部分旅客携带点烟器,是由于相信了一些网购平台上的商家标注。对此,建议相关旅客在出行“碰壁”时,可以在评论中真实评价,提醒其他旅客。同时,也提醒个别商家,诚信经营,如实标注。(《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评论员刘韶滨)

责任编辑:wanglei
相关新闻:
济州航空上半年航班准点率上升4.9个百分点
尖兵闪耀赛场 包头机场消防队全市比武展...
包头机场细化服务举措让旅客旺季出行更安心
江西航空开展八一建军节主题机上活动
锡林浩特机场探索非航新业态
上海监管局全力迎战台风“竹节草” 督...
河南机场集团启动危险品互信社区郑州试...
中国航油广东公司多举措严防基孔肯雅热...
我国自主研制新舟60民用搜救机在陕西成...
江西航空“成都—南昌”航线专属产品助...
东航云南公司地面服务部站坪保障中心用...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扎实开展分层分类廉洁...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丰富廉洁文化阵地建设
内蒙古空港贵宾服务公司:拓宽多元化经...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打好反诈“预防针” ...
“西云数据”助力航旅智变 数据科技重塑...
大手牵小手 安检“童”样暖 大兴机场安...
襄阳机场创下通航以来最快破百万记录
新疆机场集团伊宁管理分公司2025年上半...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战高温 出“凉”策 ...
返回首页
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24158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006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10120170026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7

本网站所刊登的《中国民航报》及“中国民航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制作单位:中国民航网 办公电话:010-67355289 传真:010-67355289 通信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十里河2264信箱 邮政编码:10012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55289 举报邮箱:news@caacnews.com.cn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常年法律顾问—北京市安理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