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说起录入员这个岗位,我们想到的是日复一日重复录入电脑,还有可能觉得这个岗位单调、枯燥甚至乏味。可是,在国航重庆分公司就有这样一位小时费录入员,她勤于学习,认真细致,热情服务并广受赞誉。有人说她在平凡而单调的岗位上作出了不平凡的成绩。而我们却在她身上找到了"激情"的另外一种诠释--甘于平凡却拒绝平庸。她就是本文的主人公徐维。
乐于助人为民服务
在一次为民服务活动例会中,计财部领导不经意提到了徐维的名字,竟也得到了人力和客舱领导的交口称赞。领导的赞誉来自一线员工的反馈。作为小时费录入员的徐维,也是分公司500多名空乘人员经常询问的对象。她说,"作为小时费录入员,我要为服务对象提供满意的服务,践行为民服务。"其实,帮助乘务员查询小时情况并不是徐维的主要工作,但当乘务员来查询时,她却总是笑脸相迎,放下手中的工作,耐心细致地解答疑问。在乘务员询问小时情况时,还有一些小插曲。比如乘务员赵孟对笔者说,有次他发现电脑上显示的数据和纸质小时费单上的不一致,就去找徐维帮忙,当时徐维放下手中的录入工作,逐一进行核对,耗费了大半个小时。结果却是因为赵孟看错了月份。"徐维就是这样任劳任怨、不嫌麻烦,她在乘务队伍中的口碑非常好!"
徐维这样算了一笔账,一个月大约有2000份飞行任务书需要录入,在"国航乘务员薪酬系统"稳定运行的情况下,一份任务书最快的录入速度是3分钟,扣除每天吃饭喝水时间,一天可录入120份,每月2000份除以每天的最大录入量120份约等于17天。这样看来,其实完成录入工作并不需要延长工作时间,可是既要热情为乘务员提供查询服务,自身又有工作日清日毕的严格要求,徐维的录入工作就经常需要加班了。即便如此,徐维也没有一句怨言。这也正是大家对徐维交口称赞的原因所在。


认真细致踏实敬业
当笔者走进徐维办公室了解其日常工作时,她拿出了一个笔记本,第一页纸已有一些发黄陈旧,但上面清楚地写着标题:"2006年3月任务书份数统计",那一页记录着3月每天的任务书份数,并注明了跟机任务书26份,返还生产派遣17份,交人力资源部共计1099份,还有交接人员的签字。这样按照每月一页纸记录的笔记本还有几个,记录着2006年至今的任务书份数统计情况。
时隔5年多,徐维还能拿出这样具有历史性的任务书记录本,其实并非偶然。2004年徐维进入了国航重庆分公司客舱服务部办公室工作,负责各类统计工作,比如统计空勤人员航线伙食补贴,任务书整理等。因其统计数据准确,得到了领导和同事信任,在公司组织转型中,徐维被选定为小时费录入员。2008年,国航采用了"国航乘务员薪酬系统",在京对新系统进行了短期培训后,她利用计算机知识和任务书录入经验,在对新系统的具体操作中,不断总结,寻求更有效的录入方式,保证了新系统下的任务书录入工作。
徐维在录入任务书之前,需要在生产调度室拿回任务书,然后仔细的检查,将数据不完善的任务书送回进行更正。因为只要有一个数据出现疏忽大意,就会影响空勤人员的薪酬发放不准确,甚至有可能影响公司人力资源成本。比如有的任务书上没有注明广播员的名字,她出于责任心将任务书送回,明确了广播员后,再重新录入系统,这样就能让广播员得到应有的薪酬。


勤奋好学追求进步
时光荏苒,徐维从2004年进入国航重庆分公司参加工作,现在已经有7个春秋,7年如一日默默工作着,在工作之余,她不断获取新知,勤奋学习,报考了会计学专科,周末两天都在大学里上课,有时课程安排在晚上,这对经常加班的徐维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为数不多的时候,人们可以看到徐维急匆匆地下班,急匆匆地赶公交车。这一定是徐维着急去上课的时候。而通常即便准点下班,辗转一个多小时车程,来到6点半正式上课的教室里,有时候还是会迟到。但就是因为长期的坚持,2007年7月徐维顺利拿到专科毕业证,勤于学习的她那一年又报考了会计学本科。不断充实自己的徐维,也将工作和学习完美的结合在一起,利用会计学中的谨慎性原则指引着工作一丝不苟,对数字越发敏感的她对任务书中的各种数据苛求准确无误。
对徐维的采访到这里,让我们不得不联想到国航的人才理念"品德、激情、能力、业绩"。品德也许是与生俱来的本性,能力或许更需要后天的锻炼和学习,业绩很多时候更得依靠整个团队的齐心协力。而"激情"在徐维身上则得到了另一番诠释--激情于工作而言,并不是短时间的热衷,而是日复一日的默默坚持,坚持每天以热情的态度为他人服务,坚持每天以严谨的态度对待工作,坚持每天为着自己心中的梦想不断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