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一线人物>往期回顾
民航优秀教师——张艳玲(图)
来源:中国民航新闻信息网2011-06-22 14:16:00

  张艳玲,中国民航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曾获全国民航十佳女职工,全国民航"五一"劳动奖章,中国民航局优秀教师、航材公司优秀教师一等奖,天津市德业双馨十佳教师,天津市师德先进个人,天津市优秀教师,天津市教卫系统优秀共产党员等20余项荣誉称号。2011年,在"三·八"国际妇女节前夕,张艳玲教授被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五一巾帼标兵"荣誉称号。

  从1985年进入中国民航学院就读,到2011年的桃李满民航,从航院的学生到航大的教师,张艳玲已经在民航科教事业辛勤耕耘了四分之一世纪。翻阅她的履历,可以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她所取得的二十余项荣誉基本上是在近五年。可以说经过二十年的"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张艳玲的积累进入了一个"井喷"期。面对褒奖和花环,张艳玲平静地告诉记者,她依然还是原来的普通教师。

  敬畏:成长的原动力

  "22年前,我大学毕业被学校留校担任教师,但当时我并不认为自己特别适合教师这个职业。"中国民航局优秀教师,天津市师德先进个人、天津市德业双馨十佳教师,中国民航大学教学名师、教学基本功竞赛一等奖……已经拥有中国民航、天津市、学校各类优秀教师荣誉光环的张艳玲,面对记者的第一句话却是如此"雷人"。

  "当时是分配工作,自己没有太多的选择,我觉得教书育人是非常神圣的,而自己知识水平和能力都很有限,唯恐耽误学生,误人子弟,记得刚教课时真的是战战兢兢,每次都是如临大敌一般。"张艳玲诚恳地说,"带着对高校教师职业的敬畏,我走进了课堂,走上了讲台,也从此走上了自己人生的舞台。"

  正是对教师职业的"敬畏",对莘莘学子的"敬畏",促使张艳玲严格要求自己,努力钻研业务,想尽一切办法,利用一切资源,提高教学质量。张艳玲是民航大学较早开展多媒体教学的教师之一。在十多年前,教学资源还非常贫乏的时候,她自己动手制作教学胶片、教具,利用飞行翻译、出差调研等机会拍摄民航运营图片、收集民航资料,并利用业余时间,开发完成了整套的民航专业英语多媒体教学课件,拍摄、采编、制作完成民航英语视听影像资料库,主持完成"民航英语视听说一体化课程开发",通过现代化的教学设施和民航运营动画,让课堂里的机场"活"起来、飞机"飞"起来,努力以更生动、更形象、更直观的声光影像向学生传递充实的民航信息,既丰富了教学内容,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了各专业学生以及相当多的民航业界在职员工前来听课学习。

  张艳玲说,教师在教学中通常面对的是众多的学生,但如果能给学生"一对一"的感觉会更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效果。所以每一名教师应在课堂授课、课外指导容许的范围内,尽最大可能了解关心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尽量创造即便是一次"一对一"的指导关系,针对每个学生具体特点提出至少一条行之有效的学习或改进建议,抑或只是一句真诚的鼓励。特别的尊重和重视往往会使学生学习动机更强,学习目标更明确,教学效率也将更加明显。

  "无论是主动选择还是被动接受,既然干了这一行,都应该做好,对得起自己,也对得起别人。"

  无论时间多晚,张艳玲也要给学生的每一次求知回复电子邮件,"敬业精神"是她要传递给他们除了知识之外的优秀品质;再累,也要在学生的每一篇作业论文写上详尽的批语,"精益求精"是她要传递给他们知识之外的良好习惯;再苦,也要让学生在每一次考试、每一次实践、每一次学术中激发他们潜力的极至,"追求卓越"是她要传递给他们知识之外的精神价值。

  多年以后的今天,张艳玲早已经深深喜欢上了教学岗位,同时成为学生心目中的优秀教师。"张老师,您特别有感染力。""很佩服张老师,想跟您建立长久的联系,学习、宿舍、工作上的事情都想跟您念叨念叨。""每次跟您接触,每次跟您谈话,都会激发我努力的愿望。"……广大学生包括毕业以后的学生如此评价。

 

  付出: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我是学英语专业出身的,但我认为英语仅仅是工具,况且我们的英语能力原本就比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等专业院校要差很多。"张艳玲表示,"我们是民航院校,英语为短,民航为长,所以需要"扬长补短",我们应坚持民航特色教育,扬民航之长,补英语之短,培养既懂专业又精外语的复合型人才。"

  张艳玲不断改进民航英语课程建设。在她的努力和建议下,民航大学外国语学院形成了目前由5门课组成的民航英语系列课程:飞机与飞行、机场运营与管理、空中交通服务、航空公司运营与管理、民航法规。这就既要尽一切可能持续提高英语实际应用能力,又要努力强化民航知识,对授课教师的要求极高。

  打铁先得自身硬。除英语语言和教育理论方面的知识外,张艳玲坚持自学民航运输、航行、飞行等业务知识,不断完善提高业务能力。在原本民航专业底子比较薄弱的基础上,她努力提高英语能力,刻苦钻研教学法、教育心理学,尽力拓展航务、机务、商务、飞行、管理等各大民航专业领域的知识。

  张艳玲多次表示,她信服"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多年来,她始终坚持与民航单位保持密切联系,不放过任何了解民航、深入民航、跟踪民航的实践机会,常年坚持收集、学习最新的民航运营实例,并大力开展科学研究,通过教学和科研在实践中的良性互动,促进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水平共同提高。持续多年的坚持和努力,使她养成了熬夜的习惯,凌晨两三点钟还在工作是家常便饭,甚至大年初一还在赶写教材或翻译任务。

  功夫不负有心人。张艳玲终于突破了"隔行如隔山"的屏障,成功游走在民航各类专业领域,现已被民航局飞行标准司聘请为飞行翻译和中国民航飞行人员英语等级考试的考评人员,先后担任空客320、波音737以及多尼尔328、庞巴迪CRJ-200等多种机型的飞行翻译,仅2007年以来即参与了"我国航空运输运行体系建设研究"、"中国民航局适航管理法规及应用系统开发"、"ARJ21飞机培训体系论证研究"等10余项省部级及校级科研项目,主编完成《机场设计与运营英语教程》、《民航专业英语:地面运营和客舱服务》等多部民航专业教材,为民航编译航空规章和技术资料千余万字。

  热爱:努力并快乐着

  2006年,A320系列飞机总装线项目选址天津滨海新区,凭借多年来对民航知识的深厚储备和民航英语翻译的刻苦钻研,张艳玲参与了前期的相关基础工作。她和工作组的其他同事一起,日夜奋战,全力开发民航资源,一方面翻译、准备大量的资料,一方面研究空客的战略思路,研究A320机型特点,挖掘天津地区的交通优势和空域优势,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非常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在紧随其后的A320项目天津总装线建设的商务谈判中,张艳玲接受到了一项更加繁重、更具挑战性的任务:担任该项目的首席翻译。张艳玲充分发挥自己在民航专业领域的知识特长,及时把握空客公司A350更改设计方案、A380推迟交付、竞争对手波音公司等因素,在谈判涉及航空关键内容时,及时为领导提供专业信息,并利用自己的语言优势,观察捕捉对方的言外之意,全力协助中方谈判取得了最佳效果。

  "那时候,可真苦啊!"张艳玲动情地说。时间的有限性、任务的艰巨性,使她必须争分夺秒地"抢"时间、"挤"时间。在奔走于国内国外过程中,很多时候需要克服时差困扰,有时候因为时间紧张,只能在两个工作地点的交通车辆上换替衣服……回忆以往,数以万计的资料查证、无数个通宵达旦的艰苦奋战历历在目,张艳玲兴奋地说:"辛苦但不痛苦,那真是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此后,张艳玲还在中欧国际合作洽谈、中美航空管理交流项目、天津市航空投资洽谈会等数十次国内外重要活动中担任现场口译。

  枯躁乏味的教学、日以继夜的学习、高度紧张的口译,在众人的眼里应该是多么痛苦的事情,但在张艳玲看来,"我很快乐,我非常享受自己目前的状态。"曾经有多家单位许诺优厚待遇邀请张艳玲加盟,但都被她婉言谢绝。记者在与张艳玲的接触中,也常常被她的快乐、激情和活力所感染。

  如何在浮躁功利的社会葆有一方清醒平静的心田?如何以职业精神、专业精神应对繁琐纷芜的工作并不断获取成功和快乐?张艳玲指出,提高技术水平,提高业务能力,获得更多的成就感,会使工作过程更快乐。中国民航现在正处于机遇喷涌的时代,只要我们本着敬畏生活、敬畏人生的态度,干一行,钻一行,爱一行,对于自己目前所处的岗位多一些主动付出,就会在收获工作成果的同时享受到更多的精神愉悦和社会效益。

  "付出才懂得爱,有爱才会自信。"张艳玲强调,"热爱不是天生的,而是'付出了以后才会爱'!"。

责任编辑:徐飞
相关新闻:
民航湖南监管局党委中心组集中研读《习...
民航安徽监管局对芜宣机场开展暑运安全督查
中国民用航空宣传教育中心2024年度部门决算
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2024年度部门决算
青岛空管站守护暑运天路 力保航班高效运行
便捷旅客出行路 乌兰浩特机场新增免费手...
海南航空出席2025年梅西大学中国校友会...
济州航空上半年航班准点率上升4.9个百分点
尖兵闪耀赛场 包头机场消防队全市比武展...
包头机场细化服务举措让旅客旺季出行更安心
江西航空开展八一建军节主题机上活动
锡林浩特机场探索非航新业态
上海监管局全力迎战台风“竹节草” 督...
河南机场集团启动危险品互信社区郑州试...
中国航油广东公司多举措严防基孔肯雅热...
我国自主研制新舟60民用搜救机在陕西成...
江西航空“成都—南昌”航线专属产品助...
东航云南公司地面服务部站坪保障中心用...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扎实开展分层分类廉洁...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丰富廉洁文化阵地建设
返回首页
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24158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006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10120170026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7

本网站所刊登的《中国民航报》及“中国民航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制作单位:中国民航网 办公电话:010-67355289 传真:010-67355289 通信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十里河2264信箱 邮政编码:10012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55289 举报邮箱:news@caacnews.com.cn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常年法律顾问—北京市安理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