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姓 名:陈卫东
单 位:华南蓝天航空油料有限公司广西分公司
工作格言:敬业是安全的保障
十余年的春夏更替,人员换了一茬又一茬,但在华南蓝天航空油料有限公司广西分公司桂林两江油库卸油站的栈桥上、油罐顶上、控制室内始终活跃着一位老同志-----陈卫东。由于他平易近人,待人和蔼,又是油库年纪最大的老同志,所以大家都亲切的管他叫"老陈"。
要说老陈从事油库工作也算得上是半路出家,桂林两江机场开航之初,已近不惑之年的他作为专业人才被分公司招入麾下。弹指一挥间、十多年过后,年过半百的他由一名初涉油料工作的新兵迅速成为卸油站的全面能手,各项安全生产工作指标一直在油库员工中名列前茅。

这几年来,随着桂林机场加油量的稳步攀升,以及油库国储油业务的增加,卸油站的工作量也随之节节增长,老陈和卸油站的兄弟们克服了人员少、业务量大的困难,风里来、雨里去、始终坚守在百米卸油栈桥上,为机场油库源源不断的输送了一批批合格的航煤。众所周知,卸油站的工作就是围着油槽车转,无论何时槽车一到就是命令,作为站里一名资历最老、年纪最长的员工,他从不倚老卖老,无论是烈日当空、酷暑难耐的盛夏,还是细雨霏霏、刮着呼呼北风的严冬,只要站里一声召唤,他都会和其他同志一样赶赴站里参加卸油战斗。以至于练就了一个"绝活",每次油槽车一到站,老陈都不用看号,光看车身就可以确定和前一批来的油槽车是不是一个车。
卸油站远离繁华的城市和喧嚣的机场,长年累月面对的是冰冷的栈桥和设备,以及值守时的寂寞,年过五旬的老陈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面对着一列列随时随地呼啸驶入卸油站的油槽车专列,并没有太多的报怨,总是那么乐观的从容面对。每一次的收油作业中,他都是那样认真,反倒是站里的一些年轻人时常有抱怨,不是嫌太阳太晒、天气太热,或者就是嘟哝着"又是一个不眠之夜难熬的通宵"。每次收完油后,他都会拍拍身边同志的肩膀笑呵呵地安慰说:"小伙子,辛苦了回去好好休息!"就这简简单单的几句安慰话让大家伙听后,感觉这似乎不仅仅在安慰着大家,同时也是在安慰着他自己。不管一天多么的劳累,甚是一个通宵的卸油作业,这些年来他总是习惯着以这样的方式感染者身边的同事,并让大家真切地感到,再苦再累的只是在身体,当仰望蓝天看见从机场方向安全起飞的每一个航班,大家心中却是充满着快乐。

作为一名保持多年安全生产工作记录的老员工,老陈不但时刻在站里起着表率作用,他更是以对各项工作的高度责任感和细致心让周围的同事所敬佩。工作中他多次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并进行了合理处置,确保了现场生产运作安全,这些让身边的同事谈及时无不啧啧称赞。2012年8月份期间,卸油站旁的湘桂铁路复线施工方在未与分公司联系的情况下,便将施工便道与卸油站专用道路连接,以此借用专用道路进行施工材料的运输,老陈及时发现了这一情况,并立即把了解到的具体情况汇报领导,并提出了"大量的拉水泥石渣重车短时间内就会把低等级的专用道路压坏隐患忧虑",为分公司及时采取后续处理措施赢得了好时机,充分体现了一名基层老员工心怀企业,时刻为企业安全着想的高度责任心。

还是在2012年8月21日那天傍晚,卸油站遭受了强雷暴雨的袭击,因在雷雨初期供电局即将卸油的920回路电源停掉,暴雨过后,站里设备是否受到冲击未得而知。8月22日,当老陈接班时获知该雷击信息后,就将此事记上心头,接班后他立即对站内易受雷击的各部位进行了全面的巡查,巡查中他发现处理了多处未处置好的地方,并将情况主动向油库领导进行了汇报。22日15:00,供电局通知920回路准备恢复供电,他放下电话又迅速赶往高压间查看设备情况,当查看到920回路PT柜时闻到了一股淡淡的异味,他探下身来又再一次进行了确认(因设备为成套推车设备不便直观查看),并以其数十年电气操作经验迅速判断可能推车柜内部件出现了故障,他立即联系供电局调度请求紧急停电,以防止事态进一步扩大。后经维护单位到场检测排查发现,PT柜内互感器已烧毁,幸亏发现及时,并果断采取了应急停电措施,避免了一起互感器持续燃烧爆炸不安全事件的发生。与此同时,他还主动将所得经验在油库月例会上分享,这就是我们的老陈,只要是日常工作中挖掘出来的好的方法和经验他都会毫无保留地拿出来与大家分享。

在广西分公司正是有了一群像老陈这样,甘于寂寞、默默无闻、埋头肯干的同志,他们对工作认真、执着、敬业的精神一直影响着身边的每一个人,他们干一行、爱一行,在各自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为了中国航油的未来发展壮大,践行着每一个航油人应尽的诺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