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民航智库>智库专家>群言堂
关于全面提升机场员工培训效果的几点思考
来源:中国民航网2019-03-19 16:03:00

人力资源是企业发展的最重要的、起决定性的资源。员工培训是指企业开展的一种提高员工素质、能力、工作绩效和对组织的贡献,而实施的有计划、有系统的培养和训练活动。机场虽然是社会公共基础设施,但根据《民用机场管理条例》要求,机场管理机构不但要对从业人员进行必要的安全运营培训,保证从业人员具备相关的知识和技能;而且还要建立一整套的员工培训和考核制度;同时特别强调了要建立员工培训和考核记录,并长期保存。由上可见,员工培训工作也是机场管理机构进行机场日常管理工作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影响着机场的安全运营和未来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根据笔者多年来的调查和观察发现,虽然很多机场的员工培训工作也做了不少的实际工作,甚至花费投入也不少,但由于在实际培训管理工作中普遍存在的一些认识上和操作上的误区,最终导致培训效果总是差强人意,离机场领导和培训管理者的事先预期总有一定的差距。为此,笔者下面就如何全面提升机场员工培训效果谈几点粗浅的个人思考,以供大家参考。

一、充分认识到培训工作的真正目的,才能全面提升机场员工培训效果。

1.机场员工培训表面上是为了满足民航法律法规及规章的要求。

根据《民用机场管理条例》第二十六条“机场管理机构应当根据运输机场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组织运输机场应急救援的演练和人员培训”和第二十九条 “机场管理机构、航空运输企业以及其他驻场单位应当定期对从业人员进行必要的安全运营培训,保证从业人员具备相关的知识和技能”的要求,机场管理机构必须建立员工培训制度和考核制度,对员工进行机场运行安全培训,以保证员工具备必要的机场运行安全知识,熟悉机场运行安全相关的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掌握本岗位的操作技能。最终实现机场内所有与运行安全有关岗位的员工均应当持证上岗;国家、民航总局要求要有持有从业资格的岗位,就必须要持有相应的资格证书。如果机场管理机构未按上述要求开展员工培训,局方将依法依规进行处理。

2. 机场员工培训真正的目的其实是为了实现机场和员工的长远发展。

员工培训是每个单位(或组织)人力资本的生产,是围绕单位(或组织)发展为中心,以传授知识技能和培养理念、心智和态度为内容,旨在建立一支符合生产保障要求、执行高效、创新进取的工作团队,为自身以后进一步发展壮大服务的。所以,对员工进行培训和考核的目的就是为了企业更好地发展壮大。机场也是一种企业,也不例外。当前的机场员工培训已经不再局限于岗位的简单知识和从业经验的传授,更多的是结合企业的长远发展与员工的自身发展需求,把培训作为一个提供知识与机会、引导员工自我学习与自主创新、促进机场与员工双赢的平台。它的目标就在于使得员工的知识、技能、工作方法、工作态度以及工作的价值观得到改善和提高,从而发挥出最大的潜力提高个人和组织的业绩,推动组织和个人的不断进步,实现组织和个人的双重发展。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机场员工培训就是实现机场长远发展和员工自身素质提升这两者的协调共进的一个有机载体。

3.对培训目的的认识不足将严重影响到员工培训的效果。

由于有的机场管理机构对培训目的的认识不足,导致在实际培训工作中,仅仅只是为了“让机场能够满足当前安全运营的需要和局方规章标准的要求”而培训效果不理想,甚至很难持续下去。据我了解,很多机场开航前或改扩建后,都会按要求招录好员工,认真开展培训工作,以确保从事机场运行保障的所有岗位配备足够数量的合格人员,以满足申领或换领《机场使用许可证》的要求,实现机场开航和竣工投产的目的。拿证后,机场管理机构为了应付检查虽也会建立一套机场员工培训和考核制度,但这套制度是否能够全面有效的落实,却没有人去考核和评估。有些机场员工培训工作仅仅死扣局方规章文件规定的字眼,简单地停留在应付局方检查的是否有培训和考核的台账,是否完成培训课时任务、是否有教员资质和上岗资格等,以能不能通过局方检查和满不满足局方强制性要求为标准来开展员工培训的。他们的培训往往更多的是针对实际工作中遇到问题,进行“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短期或应急式培训。这种培训没有从机场的长远发展和员工综合素质的整体提高两者协调发展共进的角度去规划和考虑的,就背离了员工培训的真正目的。

二、切实把握住培训工作的每个环节,才能全面提升机场员工培训效果。

培训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一种管理。作为机场管理者要做好对企业员工的管理,最好的方法莫过于通过培训,将自己的机场管理理念与要求传授给所有员工,将管理要求转化为全体员工的自觉行动,达到最佳的管理效果。它实质上也是一种系统化的智力投资。机场投入人力、物力对员工进行培训,员工素质提高,人力资本升值,机场业绩改善,获得投资收益。当然,机场员工培训工作涉及人、财、物等方面,事关很多单位和部门、人员与环节,要理清楚也并不容易。但是机场员工培训工作是由一系列具体的操作环节,,一步步地往下走的。如先从机场员工培训总体规划做起,接着实施机场每个年度的员工培训计划,再接着是计划中的每个部门、每个培训项目或子项目的实施,然后再往下培训考核及其运用,最后才是总结、纠偏和完善等等程序。下面,笔者从影响培训效果的几个具体环节来谈谈,如何做才能全面提高培训效果这一课题。

第一要认真研究和部署员工培训的规划问题。

员工培训工作与机场发展是密不可分的。员工培训一定要和机场的总体规划和中心工作任务结合起来,要把机场员工的短期的和长期的需求有效地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为机场不同阶段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保障,为机场规划发展目标而服务。但当我们调研时发现,很多支线机场在实际的工作中根本没有员工培训整体规划,大多数只有每年度培训计划,再仔细看这个培训计划,就会发现它往往还是一个个部门或科室培训计划的汇总,汇总的内容就是各个部门或科室乃至班组上报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短期或应急、应景式培训计划;如果再翻看前些年度的培训计划,甚至还可以找到很多一模一样的内容,也就是重复不断地“炒旧饭”。这种计划就是为应付检查而做的,为了写台账记录、完成培训课时而做的,既达不到培训效果,也无法通过培训从整体上提升员工综合素质和实现员工自身价值,更无法达到有效推进机场长远发展的效果。为此,作为机场管理者必须要依据机场的近期和远期发展规划,认真研究与部署员工培训的规划问题,制定切实符合企业发展目标的培训规划。只有建立与机场规划相一致的、既考虑当前问题,又要兼顾长远发展的培训总体规划,才是走好了员工培训的第一步,为确保员工培训整体效果的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二要合理设计安排员工培训的内容问题。

有的机场花了大量的精力、物力和财力,把培训搞得轰轰烈烈,热热闹闹,但结果却发现员工培训时激动、培训后不动;许多培训课程,人员一开始感觉很有激情,但时间一长,受训的员工就很快把培训的知识遗忘到脑后边,培训的作用就会逐渐消于无形。这让机场管理者和培训负责人都困惑不已。其实这就是一个关于如何设计安排培训内容的问题。

据我了解,许多机场设计安排培训内容大致通过三种途径:一种是在做培训计划前时,培训组织者往往是把设计很简单的问卷一发,让员工直接填写上交,最后集中汇总后就成了培训需求,另一种是培训组织者也知道人员需求的大体轮廓:如基层干部缺管理知识,一线员工缺乏技术,就根据文件规定,每年依葫芦画瓢安排培训,还有一种就更简单,经常是由下面部门科室人员自己提要求,上报课程需求,培训组织者没有充分核实考察就安排培训。这样几种安排的培训内容的途径都不能满足员工培训的真正需求,而最终影响培训效果的。

那如何设计和安排好员工培训的内容呢?笔者认为,机场管理者和培训负责人应结合机场运行保障实际和机场发展的需求,立足员工履行岗位职责的业务和技能知识为基础,以人为本,全面提升员工综合素质的理论知识为补充,合理确定好员工培训内容。因为围绕岗位职责做文章,坚持把解决履行职责能力作为基础,才符合机场长远发展的需要;而提升员工综合素质,突出机场管理理论、班组团队精神、民航职业道德及工作技能创新等方面知识,既有利于员工的自我管理、自我完善,又对机场发展极为有利的。

根据《民用机场管理条例》要求,培训和考核的内容应当与其岗位相适应,包括必备的安全知识、技术标准,机场运行安全的规章制度、岗位的操作规程和实际操作技能等。机场管理者和培训负责人就首先应去了解哪些岗位员工为了履职应该掌握什么知识(专业知识、相关知识)和技能(操作技能和通用能力等),这些知识应该掌握到什么程度(是初步了解、基本掌握还是完全精通等等)。一般来说,对本岗位应用的关键性知识应该做到精通,对于相关岗位或上下游的知识,做到掌握或基本了解就可以了。那我们就对必须精通的知识进行培训,对需要掌握的知识就可以通过辅导、交流等形式去传播,而了解性的知识可以通过自学、观摩等形式就可以获取的了。至于全面提升员工综合素质方面的理论知识教育和社会实践,就可以根据机场不同的发展阶段,结合机场人力资源配置和年度重点工作等实际情况,灵活具体地安排培训内容。

第三要建设和提升员工培训的师资队伍问题。

培训师资队伍的素质高低直接影响培训效果的好坏。目前我国机场的培训师资队伍也是良莠不齐,长短不一。有的枢纽机场极为重视培训的,不但有专门的培训部门,甚至有培训学院,有专业模块的专家和讲师。普遍的省会机场或干线机场,他们也有专门部门和领导主管、在人员上不仅在通过内部选拔,建立了一支内部培训师队伍,专业模块知识培训则由相对应模块的培训师进行培训;即使自己没有的模块也会花钱请专业的人员来讲。当然也有些支线机场可怜,就根本没有设置专门培训部门,相关培训职能有的是办公室、有的是在人力资源部或质量安全部;有的支线机场就是由一个人事助理或质量安全助理管理;每年初把培训内容计划排好了,然后就根据相关模块,要求对应部门科室派员去讲。科室派员常见就是两种方法:一是口才好的员工甚至是刚毕业的大学生来承担这样的工作;二是逼着或激励科室里的所谓的技术或业务骨干做分享;那些内部培训师的教学能力和培训效果就自然而然可想而知。再说,这种情况下产生的内部培训师,实际上仍是机场从内部挑选的各岗位的工作人员,平常各自负责某方面的工作,存在知识面相对固定化的局限因素,其培训技能、方法、理论等方面仍比较有限,特别是在专业理论培训、教育理论培训、现代化教学技术等方面都有待于进一步提高。这就需要机场管理者采取“请进来”或“走出去”方式去对机场培训师资队伍的培训,铸造一支业务精通、具有一定理论水平和教学水平的师资队伍,将为进一步提高机场培训水平,为机场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资源。

第四要重视和监管员工培训的现场实施问题。

培训现场组织很重要,但它往往是很容易被人们忽视的一个环节。许多机场管理者和培训组织者往往认为;课程安排好了,内讲师有了,员工也来了,都准备好了,培训就可以顺理成章的事了,事实并不如此,培训现场实施工作不到位同样也会使培训效果大打折扣。如纪律不严,员工迟到、早退、旷课或不认真听讲、有人说笑打闹、有人进进出出等;如培训内容太浅,不想听,学员觉得浪费时间;培训内容太深,听不懂,学员觉得没有用;如老师讲课形式呆板、照本宣科,结果讲得学员昏昏欲睡等。凡是出现以上种种情况,作为培训管理者和组织者,应该高度重视从员工和培训师的反应中及时觉察问题,积极听取大家意见,分析各种现象背后的原因,与培训师一起做好沟通和补救工作,才能把培训工作继续开展下去。

第五要持续关注好员工培训后的考核结果运用。

培训后的考核问题也是影响培训的效果的一个因素。机场培训组织者不但要将考试、现场测评、操作检验等手段贯穿于整个培训过程,而且把评估分数结果与学员在本单位、部门甚至科室里的绩效考核等挂起钩来。只有通过不间断的培训考核,使参训的人员在思想能够得到足够的重视,从而确保在规定时间的培训中能把知识技能学好。培训完毕后,派出参训的单位还要让参训员工把学到的知识讲授给科室、部门乃至单位的其它人分享,或要求他们用学到的知识去改造和优化一些现用的流程,或要求他们对一些现在的做法提出新的合理化建议等。在这个培训考核的基础上,机场管理人员和培训组织者甚至还可以根据其实际表现进行绩效考核和检查跟踪,为以后的岗位晋升和干部人才选拔提供依据。

总之,机场员工培训工作是机场生存与发展的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我们要正确认识机场员工培训的目的,高度重视员工培训需求,并在培训管理过程中认真把握好的每一个环节,确保把培训工作做的尽善尽美。只有这样的员工培训,才会真正给机场带来高的回报价值,从而进一步提升机场的竞争优势。(中国民航网 通讯员匡叶华)

作者简介:匡叶华,1971年7月生,1995年7月大学思想政治专业毕业,曾先在地方任江西省泰和中学团委副书记、泰和五中副校长、泰和县粮食局办公室副主任、后在民航任井冈山机场扩建指挥部办公室负责人、井冈山机场机场管理部部长、航务管理部经理、地面服务部经理、副经理等职,现为井冈山机场安全护卫部副经理。先后曾在《中国民用航空》《民航管理》《民航科技》《民航政工》等杂志发表论文十余篇。

责任编辑:wanglei
相关新闻:
民航华北空管局技保中心动力设备室顺利...
呼和浩特机场“经呼飞”保障首乘老人无...
计划新开3条航线 海航航空旗下乌鲁木齐...
新航季 秦皇岛机场新增广州—合肥—秦皇...
阿克苏机场迎来通程航班备案高峰期
乌海机场开展特殊天气廊桥应急演练
夏秋航季,桂林机场引入新航司
山东临沂机场全面开展“三超”行李进客...
东航打造智慧物流货站软件
加格达奇机场顺利完成2024年度首次定期...
管干院发布“十四五”规划中期评估报告
江西监管局开展“凝心铸魂齐奋进,踔厉...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于艳丽:不忘初心担使...
南昌机场综合管理场站3月8日开始试运行
民航华东局现场督导东航运行监控处置复...
桂林机场即将开通桂林—泗水国际航线
天津航空空地联动护送就医 旅客送来暖心...
乌海机场真情服务获赞誉
民航华东局机关服务中心党委召开党员大...
民航江苏监管局完成邮航南京维修系统年检
返回首页
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24158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006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1012006036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7

本网站所刊登的《中国民航报》及“中国民航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制作单位:中国民航网 办公电话:010-67355289 传真:010-67355289 通信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十里河2264信箱 邮政编码:10012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55289 举报邮箱:news@caacnews.com.cn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常年法律顾问—北京市安理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