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航网 通讯员赵能 报道:在2025年暑运保障的繁忙现场,有三个身影格外引人注目,他们是平台传送驾驶员张希权、摆渡车驾驶员刘宏和行李中转员刘威。作为退伍军人,他们将军营中的坚韧与担当带到了工作岗位,在暑运客流高峰期间,成为了地服部站坪保障中心守护运输顺畅的“顶梁柱”。
传送带上的“硬核守护员”张希权
机坪上,张希权的身影始终忙碌地穿梭于传送带车旁。暑运期间,宽体机货邮行李的转运量翻倍,传送设备在烈日下被晒得发烫,但他却毫不松懈地巡查,这股“钉钉子”般的韧劲,正是他在部队生涯中磨砺出的印记。暑运期间,一次传送设备突发熄火,他毫不犹豫地钻进设备下方进行检修,5分钟内快速排障、实现零延误的背后,正是这位退伍兵“闻令即动”的执行力,使他成为了平台传送岗位上的“定海神针”。

摆渡车里的“暖心领航员”刘宏
“请扶稳坐好,马上出发!”刘宏的声音从摆渡车广播中传来,总是带着一股令人安心的力量。在日均30多趟的转运任务中,他不仅坚守“安全准点”的底线,更将“服务”二字融入每一个细节。无论是雨天接送未带伞的老人,还是主动帮助带娃的旅客搬运行李,这些细微的举动都体现了他对“责任”的深刻理解:就像在部队时守护阵地一样,如今他要守护的是旅客的出行体验。他带领班组提前半小时对车辆进行全面检查,轮胎、空调、应急设备逐一排查,确保无虞。暑运至今,班组保持着“零故障、零投诉”的优异成绩,这正是这位退伍兵“高标准”工作态度的最佳证明。

行李堆里的“精准把关人”刘威
在行李中转区内,刘威蹲在地上仔细核对标签的姿势,仿佛重现了他在部队整理装备时的那份专注。日均上万件行李,他必须确保“零差错”。面对暑运航班延误导致的急转行李重新调配,他迅速启动应急预案,明确分工,高效分拣核对,连续数小时不间断地工作,毫无怨言。“这点累比部队拉练轻松多了”——这句不经意的话,透露出退伍军人“能吃苦、能扛事”的本色,最终确保所有行李准时登上后续航班。

从军营到机坪保障一线,虽然制服变了,但那份担当始终如一。张希权、刘宏、刘威三人始终秉持“军魂在心”的信念。在2025年暑运这场“大考”中,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树立了标杆,让“军人的作风”不仅限于军营,更成为旅客眼中那份看得见的安心与顺畅。(编辑:许浩存 校对:李佳洹 审核:韩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