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航的空保队伍是在改革开放之后,随着民航空防体系完善而组建、成长起来的。作为中国民航最早启动改革、最早组建空保团队的航司之一,东航空保事业的改革发展,也正是民航事业发展的一个缩影。

东航最早一批空保合影
8到4000,空保事业实现跨越发展
上世纪80年代初,经严格挑选,公安部门从上海警备区特招了一批优秀军人组建新队伍,担任机上空防工作,他们就是中国民航第一代空保员。随着1987年民航改革、政企分开,其中留在东航的8位,被后辈们尊敬地称为“八大金刚”。

从军时期照片

摄于转入民航系统初期
从最初的早期苏式机型和三叉戟到后来的麦道82、福克100、BAE146……再到今天代表一流水准的波音787、空客A350,东航空保们足足飞了20多个机型,从早年间的8人发展到今天全东航4000余名空保队员。
不过,事业扩展了,规模提升了,传统的管理运行机制也显得难以适应了。近年来,随着企业经营驶入发展快车道,东航空保勤务派遣保障水平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不同地区的空保队员,各自执飞航班小时数不均,空保人力资源不能得到充分利用,各类勤务标准、训练标准不能统一,每当有重大空防安保任务时,都要互相之间反复协调沟通,效率和互助性较低,还容易忙中出错。一到高峰季,部分繁忙单位的空保队员们,月均飞行时间逼近上限,甚至日常训练工作都难以开展,
2017年,东航空保一体化运行工作正式启动,当年8月18日,东上航获得局方颁发的“统一运行”运行规范,经过一年多的精心运营,目前由本部空保管理部牵头,东航14家分子公司建立了标准一致的人员基础信息库、业务信息库和职业资质信息库,同时完成了统一运行标准审计,实现了空保资源管理统一、运行规则统一、航班计划组环统一、绩效考核标准统一、现场派遣统一、应急运行统一、不正常事件处理标准统一。由此,东航空保实现了以最优人员配备获取最大航班生产效益的跨越式发展。在刚刚过去的首届进博会航空安保任务中,空保一体化运行充分发挥规模派遣优势,通过调整航班组环、释放人员裕度并及时调配人员援飞等措施,圆满完成了保障任务。
建立人才培养机制,提高团队业务能力
虽然上世纪80年代民航航线并不多,但由于当时人手少、任务重,筚路蓝缕的东航第一代空保们工作压力相当大。在日常航班任务之外,他们还担负着另一重职责:作为空保队伍的第一批成员,积累经验、训练新人、编写教材,参与建立空保培训体系,为民航事业、为空防安全带起一支不断成长的团队。
早年通过老空保队员们积累经验编撰起来的培训教材、建立的空保培养体系,此后在东航得到了不断完善提升。近些年来,东航结合机上实际,不断钻研摸索最新训练方法,形成了空保培训以桌面推演为主的理论体系、以“红人”训练为主的实战体系、以“TABATA”训练为主的体能训练体系。
根据“一切面向实战、一切为了实战”的原则,东航空保管理部于2015年引进了“红人”训练装备,并全面组织空保队员开展训练。 相对于传统的格斗训练,“红人”训练创新了实战训练模式,以压缩海绵护具包裹教员全身,同时可以有效保护双方受训者,帮助队员有效树立对抗信心、克服实战恐惧,增强队员的体力和耐力,积累宝贵经验,达到良好的对抗实战模拟效果。



体能训练方面,由于东航空保队员出勤时间不规律,驻外时间较多,且训练条件有限,无法按照传统训练方式进行长期系统性训练,东航引进了“TABATA”先进训练法,通过短时间高强度的训练模式解决这些问题。“TABATA”训练法通过高强度间歇性训练循环的方式,将运动持续时间和运动场地要求大幅度减少,有利于空保队员利用碎片时间坚持锻炼,确保在短时间内达到最佳训练效果。

与此同时,东航空保管理部还通过编制一系列突发事件处理预案,涵盖机上可能遇到的突发情况,并通过案例模拟的形式组织队员学习培训。
从人机安全到国家安全,事业成长未有尽头
上世纪80年代,东航老空保们主要忙碌在祖国的东南沿海航班上,当时两岸关系复杂严峻,大陆民航客机被劫往台湾的案件一再发生,东航空保队员在执行空防任务时,就曾经数次遭遇歹徒劫机;在他们的冷静处置和机组同事的全力配合下,案犯最终被成功制服、航班顺利降落。

2000年执行航班
90年代中期以后,由于两岸关系的变化,第一代空保们上岗之初高企的劫机案件逐渐减少、消失;但随着2001年美国“911”事件的发生,全球民航业又遭遇了新的严峻安全挑战。我国提出,要从反恐的高度做好空防安全工作,空防安全既关系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更直接关系着国家安全。
随着中国民航的航班走向全球、世界各地普遍意识到空防安全合作的重要性,空保队员不仅登上了各个国内航班,也登上了越来越多的国际、地区航班。伴随东航打造通达全球的枢纽航线网络,空保业务模式逐步由机上案事件处置向信息化空防发展。
如今,在民航局和东航信息部的大力支持下,空防信息化建设已成为推进东航空保管理部日常管理、信息研判、网络指挥、监察督导等工作的重要抓手。东航空保管理部在接入各类信息库的基础上,集成信息和管理模块,通过加密技术,在充分保证信息的安全性和保密性的前提下开发了“东航空保勤务通”移动应用程序,可利用空中WIFI上传下载勤务、业务资料,并通过信息的及时传达提醒,将空防安全关口前移到旅客登机之前。
根据“十三五”规划,到2020年东航飞机数量将达到850架,同时空保空警人数将由目前的4000余人增长到超过6000人,面对未来,东航保卫系统将继续发扬老一辈空保队员敢于担当、善于作为、甘于奉献的精神,以确保空防安全的实际行动服务民航事业。(《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 钱擘 通讯员 顾沈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