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9日微信“小程序”上线,虽然褒贬不一,但还是引起了社会的大量关注。国内各大航空公司快速响应,纷纷上线自己的“小程序”。与以往航企对电子商务新领域的响应速度相比,这次航企明显走在了潮流的前端,这也折射出航企树立起了依托电子商务平台不断提升营销、服务能力的新理念。

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和消费理念,中小机票代理商、机票销售点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旅客不再需要到售票处、代理点购买机票,轻轻一点手机就可完成订票、值机和订餐的全过程;只需要身份证就可直接打印登机牌;甚至有些机场已经开启了刷脸过安检的模式。国内机场在建设智慧机场上进行了许多有益探索,不少航空公司把信息化建设作为一个战略目标,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
这些新概念的提出、新技术的开发运用,都源于旅客对出行提出了更便捷顺畅的要求,航企为了提升自身竞争力必须为之。航企加强信息化建设,是为了进一步提升服务品质。以往航空公司过分依赖代理点销售机票,不仅付出了较多的资金,而且由于旅客个人信息掌握在代理商手中,旅客的后续服务往往容易出现“真空地带”。在可预知的航班延误或取消等特殊情况下,航空公司无法第一时间通知旅客,旅客浪费了大量奔波的时间和精力。航企要直接面对旅客,需要争取让旅客直接通过值得信赖的航企网站、微博、微信小程序购票值机订餐等,让旅客享受到一系列便捷的航空服务。同时,航企在服务理念上也有很大转变,从过去的程序化标准化服务,转变为倡导个性化、管家式服务。做好个性化、管家式服务的前提是要获知旅客的个人偏好。通过数据采集和大数据分析,可以获知旅客乘坐航班频次、个人喜好、出行习惯等信息,才能为个性化服务提供支撑。
航企信息化建设有助于提升市场营销的竞争力。以往航企依靠售票处、代理点等实体店铺销售机票,之后发展到只要有电脑、网络,旅客就可网上购票,其实仍对电脑网络有硬件要求,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随着移动支付的发展,来一场“想走就走”的旅行已经不再是难事,这也给航企提供了无限商机。航企需要为旅客搭建起更加便捷时尚和人性化的入口,而且要针对不同用户群的特点和消费习惯,敢于在电子商务的新领域“尝鲜”。就如有的旅客习惯了在网站或APP上购票,在手机上已经关注了航空公司公众微信号。但对于爱新鲜的年轻旅客或出行频次不高、不希望接受航企微信推送的旅客,他们可能更愿意使用无需关注的微信小程序。信息化发展迅猛,新事物影响力也是巨大的,航企要能跟上这种快节奏。
当然,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航企在快速响应的同时,也要做到精准。就如目前不少航企的微信小程序只能提供非常简单的服务项目、需要准确输入全称才能被搜索到、界面外观还不够精美个性化等问题,也让一些网友提出了质疑。上线之初,航企就要准确定位,并根据定位做好全面的规划设计和功能开发。亮相就要能吸引客户眼球,在竞争力极强的社会,要想争取到第二次关注需要付出更大的机会成本。面对“互联网+”带来的各种可能性,航企大有可为。(蔡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