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正在发生的航空公司重新控制销售渠道、机票代理走向没落的变革中,航空旅游业IT能力的发展是个不容忽视的因素。
6月17日,携程发布了一份《关于航班销售重要通知》,宣布暂停供应商(即机票代理商)销售9月1日之后的指定航空公司的国内客票,这些航空公司包括了中国四大航。此外,还有消息称大量代理人已经开始退出机票销售市场,而51book等机票平台已经开始准备裁员。
这些信息再次证明中国机票代理商已经逐渐被清理出机票销售平台,正逐步走向航空公司期望的格局,即:传统代理商直接向各自客户销售机票,而不能把从航空公司获得的机票佣金政策放到“平台”上二次销售;航空公司通过在OTA(Online Travel Agent,在线旅游代理商)建立“旗舰店”来利用OTA的流量和运营来销售机票,OTA保持其价值。
从商业运作上看,这是一场航空公司强势主导的机票销售市场模式调整。从航旅业IT发展的角度,对这场格局调整中的IT发展因素又有哪些呢?
笔者认为,一是过去10余年,机票销售技术的发展成就了OTA和机票B2B平台。过去10余年,在机票销售技术方面先后出现了客票电子化技术、在线支付技术、PSS的互联网支持、网站和移动应用构建4项技术。
携程是进入机票销售领域较早的公司,其创立之初我国民航还没有实现电子客票,但其后发展起来的OTA例如去哪儿、同程、阿里旅行等,基本都是成立于2006年——我国民航实现电子客票之后。
在过去很长时间,航空公司的机票销售佣金政策是分地区的,即便在互联网得以广泛应用之后,这种做法始终未变。机票B2B平台的创建者由于拥有了“互联网技术”,敏锐地看到了机票B2B平台的市场价值:让全国的机票代理商在一个平台上共享、交换航空公司的佣金政策,这种模式让不同规模的机票代理商都能获益。正是由于航空公司业务模式变革的迟缓,加上机票销售相关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最终成就了OTA和机票B2B平台。
二是最近5年,航空公司逐步掌握了机票销售技术,获得了控制能力。在OTA和B2B平台茁壮发展的时期,航空公司对互联网的认识非常有限。很多航空公司缺乏IT思维和IT驱动力,并没有让这些新技术成为能给航空公司发展变革的利器。
当然,传统机票代理商和航空公司的长期合作关系,也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阻碍了航空公司利用机票销售技术做出实质性的变革。但是,在最近3年,这个因素正在不断消除,航空公司开始进行大刀阔斧的整治和变革。与此同时,各大航空公司的IT能力得到了迅猛发展,建立了自己的B2B销售平台,建立了B2C和APP,并且有能力向OTA提供稳定的机票销售接口API。一些IT能力领先的航空公司还在积极推进IATA的NDC(New Distribution Capability,分销能力)标准的应用,借助NDC的设计理念既可以提供机票销售的API接口,还能提供附加产品销售的API接口。此外,利用NDC中的Airline Profile控制模式,航空公司还可以逐步实现对OTA的产品供应的灵活、自主的控制。在一定程度上讲,航空公司重建渠道控制权的底气正是来自于这些IT能力的基础。
时光总是带走一些东西,时光总是带来一些东西。在正在发生的这场机票代理大变革中,航空旅游业IT能力的发展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推动力。新技术层出不穷,未来又会出现哪些新技术推动变革再次发生呢?(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航旅IT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