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钱擘 通讯员康力、梅江林 报道:交通运输部东海第二救助飞行队(以下简称“东二飞”)机务维修电子工卡系统,日前通过了民航厦门监管局关于《民航维修电子记录和电子手册使用规范》法规符合性的审查认证,正式启用;救捞系统机务维修工作开始迈入电签时代,东二飞也成为国内通航领域首家获得监管部门认证、正式启用电子工卡系统的维修单位。

东二飞工作人员依托系统开展维修的相关工作(东二飞供图)
此次系统的启用,是东二飞为落实东海救助局现代化专业应急救助体系建设要求,所开展的探索。在前期的工作中,东二飞通过研究分析救助直升机维修运行特点,研判认为,以往的维修过程管理主要依靠人员经验,效率较低且易存在“错忘漏”的隐患,难以实现管理标准化、维修数据分类汇总与动态追踪。为此,东二飞以维修工卡全流程线上闭环管理目标,组织技术骨干,自2023年开始持续推进机务维修电子工卡系统搭建的前期基础研究工作。
根据救助直升机的维修运行实际,这一系统的研发,设置了生产计划、工程技术、外场管理、工卡电签四个模块,通过导入救助直升机维修技术档案及对应模块历史数据,结合工作实际不断优化各模块工作流程。正式启用之际,系统已结合工作需要生成维修电子工卡565份,可全面覆盖时控件更换、重要部件拆装、例行定检等常规维修工作。
据悉,这一系统能够在三个方面显著提升标准化维修管理能力。其一是系统按照《维修管理手册》《维修工作程序手册》工作流程,可根据放行人员授权等级动态匹配授权范围内的维修工作,有效避免超能力、超授权维修情况发生。其二是系统可实现航线、定检、排故等各类维修工作的电子化签署,电子签名生成契约锁符合工信部认证要求,确保维修记录电子化签署合法合规。其三是系统具备维修工作到期提醒、完成反馈、数据自动归档的全流程智慧管理,系统数据可自动备份至云服务器,实现数据赋能下的标准化维修运行管理。
在正式启用前,系统在试运行中,已经对900余份定检工卡、50份非例行工卡、12份工程指令及1200余份航线维护工卡进行测试,共发现并完善37 项功能相关运行机制。
随着顺利通过法规符合性审查、正式启用,该系统将助力保障东二飞的维修业务,也为相关通航单位提供了可借鉴的智慧维修解决方案。(编辑:李佳洹 校对:许浩存 审核:程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