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路泞 通讯员卢炜 报道:安全是民航发展的生命线,责任是企业前行的指南针。为扎实做好抗大震、抢大险、救大灾应急准备,筑牢区域安全防线,10月13-14日,青海省抗震救灾(防震减灾)指挥部办公室举办“青海?2025”大震巨灾联合实战演练。作为演练关键环节的消防救援力量跨区域航空投送实地展示演练,在西宁机场成功举行。

“安全无小事,防患于未然”,青海机场公司始终将 “常抓不懈的安全理念” 贯穿于运营发展的每一个环节。作为青海省应急委、省抗震救灾指挥部成员单位,公司深知机场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中“空中生命线”的重要作用,主动扛起民航企业的社会责任,提前谋划、精准施策。公司与青海省消防救援总队深度协作,签订《消防救援力量跨区域投送保障机制》,从制度层面为应急保障筑牢根基。该机制聚焦突发事件的紧迫性与复杂性,明确“突发事件立即响应、救援装备前置快装、救援人员快速通行”三大核心举措,通过细化责任分工、优化保障流程、强化协同配合,确保在突发灾害来临时,能够第一时间打通救援力量空中运输通道,为抢险救灾争取宝贵时间,充分体现了公司“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时无备” 的安全坚守。

此次联合演练,是对青海机场公司应急保障能力的实战检验,更是公司践行安全理念与社会责任的生动实践。为确保演练达到“实战化、专业化”效果,公司与青海省消防救援总队紧密联动,共同制定详细演练方案。从前期筹备到现场执行,公司组织机场各保障单位召开多次协调会,针对人员安检效率、物资转运路径、停机坪保障流程等关键要素进行反复研讨与优化;同时,多次开展实地预演,模拟各类可能出现的突发状况,及时发现并解决保障环节中的潜在问题,确保每个流程衔接顺畅、每个环节万无一失。

演练期间,机场地勤、安检、货运、空管等各保障单位各司其职、高效配合,从救援人员快速安检登机,到救援物资精准装卸转运,再到航空器安全停靠与调度,整个环节有条不紊、高效顺畅,充分检验了西宁机场与地方救援力量“联合作战、跨区机动”的实战能力,也展现了公司在应急状态下强大的组织协调能力与专业保障水平。

(本文图片均由李晓芹/摄)
安全理念的坚守永无止境,社会责任的担当永不停步。青海机场公司将以此次演练为契机,进一步深化“常抓不懈的安全理念”,持续完善与地方应急救援力量之间的协调联动机制。通过建立常态化沟通交流平台,加强与消防、应急等部门的信息共享、资源互补与经验互学,不断优化应急保障流程,全面提升机场应急救援综合保障能力,努力打造“反应迅速、保障有力、专业高效”的应急航空运输体系。同时,公司将始终牢记民航企业的社会责任,充分发挥机场系统性、大规模航空运输优势,在应对各类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事件等突发状况时,坚决扛起“空中生命线”的保障重任,以实际行动为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大局稳定贡献民航力量。(编辑:张薇,校对:李季威,审核:程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