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汇总>中国机场
呼和浩特机场上半年放行正常率96.40%创近年历史新高
来源:中国民航网2022-07-05 14:35:00

中国民航网 通讯员王志军、胡波 报道:为满足广大旅客出行需求,2022年,呼和浩特机场从“最具体的真情服务”着手,高度重视航班正常性管理,多措并举构建科学完善的航班正常管理体系,不断提升航班正常性。2022年上半年,呼和浩特机场共放行航班10950架次,航班放行正常率96.40%,同比上升4.85个百分点,超出全国旅客吞吐量0.2%以上机场平均放行正常率0.29个百分点,创下近年来呼和浩特机场航班放行正常率历史新高。

水印 图片51.jpg

呼和浩特机场2017年-2022年上半年放行正常率统计情况

持续深化运管委机制 推进运管委“实体化”运行

2022年,呼和浩特机场运行指挥中心将运管委“实体化”工作作为中心年度重点内容,按照“经验学习”、“初步计划方案”、“网上核准名称”、“会员单位沟通”、“会员大会”、“办理实体化登记”、“正式运行”七个阶段稳步推进。上半年,呼和浩特机场持续深化运管委职能,稳步推进运管委“实体化”运行机制。按照年度计划,6月29日上午,呼和浩特市机场运行管理协会成立筹备大会顺利召开,呼和浩特机场运管委“实体化”建设工作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果,这也是民航局推进运管委实体化工作以来,华北地区实现实体化运作的首家机场运管委。下一步,呼和浩特机场将按照实体化运管委“日常运行模式”和“绩效管理”两个部分,从运管委席位设置、日常工作、临时会商机制、行政办公等多个方面着力,构建运行管理协会成立后的运作模式。同时,不断吸收固化运行机制经验,依托运管委实体化平台,完善运管委月度、季度、年度航班正常性评优奖励工作,推广运管委成员单位先进经验做法,提升相关单位航班正常性管理意识。继续加强运管委机制启动效率,优化航班调时、调减流程,减少天气、其他用户占用空域等各类原因造成的航班放行延误。

提高资源使用效率,细化机场保障节点

机场保障能力与航班放行正常性息息相关,航班使用廊桥保障可以节省大量保障人员和保障车辆,保障速度快、旅客体验佳、保障资源省,是廊桥资源的最大优势。2022年,呼和浩特机场运行指挥中心制定了靠桥率达到75%的工作目标,不断协调始发航空公司拖拽航空器靠桥,做到“应拖尽拖”、“应靠尽靠”。上半年,呼和浩特机场运行指挥中心已组织各部门针对ARJ21机型进行廊桥靠接测试,新增完成04#-15#号共10个廊桥靠接测试,并已进入试运行阶段。下一步,呼和浩特机场将全面推进ARJ21机型靠桥保障,进一步提升廊桥资源利用率。航班保障节点方面,呼和浩特机场集中精力在保障环节、保障节点上 “再下苦功夫”,2022年上半年,运行指挥中心通过进一步查找未明确时间节点的保障环节,继续完善《呼和浩特机场航班运行保障标准》。同时,综合考量航班运行特点进一步优化机位和登机口安排,减少地面保障时间。根据远机位登机口及机位相对位置,将旅客登机口安排在距离机位较近位置,缩短摆渡车在机坪上行驶时间。减少登机口变更次数,避免航班减客时间等待旅客,非必要不调整登机口,如需调整距离航班计划起飞时间4小时内航班登机口,原则上只能调至1次。

未雨绸缪,建立自上而下提前沟通机制

为有效减少其他用户占用空域、流量控制、航空公司等原因造成的放行延误,呼和浩特机场加强对外协调力度,未雨绸缪,为航班正常性“早做打算”。一是协调各航空公司提前做好公司计划,增加备机,尽量避免因计划过站时间不足、航班临时换组等原因导致的航班放行延误,减少公司原因造成的航班延误。二是利用资源杠杆加强对航空公司航班正常性工作的管理,对航空公司机械故障、临时变更计划,机组不按时到场等问题进行整治,督促航空公司机组提前申请起飞时刻。三是主动与空管分局建立自上而下的定期沟通机制,长效的信息共享机制。空管分局提前将次日其他用户占用空域信息通知呼和浩特机场运行指挥中心,指挥中心根据时段对航班进行动态调整,从而有效避免因其他用户占用空域导致航班放行延误。四是与空管塔台、进近、区调协商并制定临界航班挽救机制。协调空管进近和塔台共同配合优化放飞间隔,调整进港航空器的落地间隔,从而加快地面航班的放行效率。五是继续做好民航航班正常统计系统监控和申诉,避免出现由于局方系统统计错误的放行延误航班。

固化“挽救航班”长效机制 完善“挽救航班”激励机制

为最大限度的提升航班放行正常率,自运行监控席设立以来,呼和浩特机场运行指挥中心逐步强化运行监控席工作效能。细化“挽救航班”工作机制,实施精益化管理,落实“一个航班一个航班盯长效机制”,运行监控席要对所有不正常航班进行预判,做到对每个本场出港航班的有效监控,及时发现航班保障过程中可能影响航班正常性的异常保障节点。同时,运行指挥中心对各席位上接收到的航班保障异常情况进行沟通,做到出港航班在最晚关舱门时间前关舱,充分“挽救”每一个航班,发挥机场“大脑”的协调与决策职能。此外,呼和浩特机场运行指挥中心继续加大“挽救航班”奖励、激励力度,对成功“挽救”即将放行延误航班的运行指挥员进行绩效奖励,不断提高运行指挥员工作积极性。

统筹推进A-CDM系统智能化建设

呼和浩特机场A-CDM系统投入使用以来,呼和浩特机场运行指挥中心充分挖掘A-CDM系统功能,通过不断优化系统应用,强化航班正常性监控模块,让A-CDM系统与航班监控席相匹配融合,充分发挥其作用。 A-CDM系统可对当前本场出港航班临界放行延误时间进行自动计算,并对各航班保障环节、保障节点进行提醒,运行指挥员通过界面调整,可对所有出港航班临界放行延误时间进行排序,运行指挥员按照临界放行延误航班顺序监控航班正常性,对快要放行延误的航班优先盯,重点盯。同时,运行指挥中心机坪管制室持续有优化航班放行排序工作,充分发挥机坪管制职能,结合空中及地面航班动态,在离港航班临界放行延误时间前20分钟预判航班是否存在延误的可能性,若延误的可能性较大或必然延误,则调整放行排序,优先放行后续其他航班,避免由于放行排序不当造成的航班延误。通过有效协同配合,机坪管制员与运行指挥员对出港航班放行做到“心中有数”。下半年,呼和浩特机场将以航班动态调整机制为抓手,重点推进民航局航班动态调整工具系统与呼和浩特机场A-CDM系统互联对接工作,将航班调时接入A-CDM系统,实现“一键调时”功能,通过降低航班调时工作量、出错率,促进呼和浩特机场航班调时力度,从而提升航班正常性。

近年来,在民航局、首都机场集团、内蒙古机场集团等上级单位大力提升航班正常性的政策背景下,全国民航航班正常率逐年上升,航班正常率屡创新高,面对全国民航正常率进入“内卷”新形势下,呼和浩特机场抢先迈出了一步,上半年,呼和浩特机场航班正常性收获硕果,超出行业均值。下半年,全国民航航班正常性挑战和机遇并存,呼和浩特机场将不断夯实安全基础,持续改善服务品质,加强运行机制流程建设,力争2022年航班正常性再次迈上新台阶。

责任编辑:wangyaling 000
推荐新闻:
东航云南公司地面服务部站坪保障中心用...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扎实开展分层分类廉洁...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丰富廉洁文化阵地建设
内蒙古空港贵宾服务公司:拓宽多元化经...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打好反诈“预防针” ...
“西云数据”助力航旅智变 数据科技重塑...
大手牵小手 安检“童”样暖 大兴机场安...
襄阳机场创下通航以来最快破百万记录
新疆机场集团伊宁管理分公司2025年上半...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战高温 出“凉”策 ...
北海机场智能探识驱管一体鸟击防范系统...
甘肃空管分局管制运行部塔台管制室单日...
内蒙古机场集团开通24小时航空公司服务热线
呼和浩特机场高效护航60人儿童团队
2025年华东地区民航空管(通导)岗位职...
“抛雪车”变身“撒药车” 巴彦淖尔机场...
吉安井冈山机场联合机场公安开展无人机...
呼和浩特机场积极应对暑运持续雷雨天气
吉安桐坪机场启用飞行服务站
南宁机场新增恢复南宁—合肥—青岛航线航班
返回首页
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24158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006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10120170026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7

本网站所刊登的《中国民航报》及“中国民航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制作单位:中国民航网 办公电话:010-67355289 传真:010-67355289 通信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十里河2264信箱 邮政编码:10012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55289 举报邮箱:news@caacnews.com.cn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常年法律顾问—北京市安理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