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航网 通讯员袁英杰、邱雷 报道:七月的石家庄正定国际机场,烈日高照,工作人员顶着热浪,对消防设施展开细致的巡视检查。与此同时,消防控制室内的消防系统正持续追踪着各项安全数据,从前端的人工巡检到后端的智能监测,整个流程衔接紧密、井然有序。
自7月以来,河北机场集团联合各方力量,以“精准施策、专业赋能、协同联动”为核心,着力提升机场消防安全保障能力和管理水平,成效逐步显现--通过专家评审为消防安全工作提供科学支撑和专业保障,90余名消防管理人员经专业培训提升实战能力,与属地消防救援机构建立长效协作机制……这份扎实的“消防安全成绩单”,为机场安全平稳运行筑牢了坚实屏障。

专家视角 靶向治理
筑牢消防安全屏障,重点在于把准风险的“脉搏”。
河北机场集团以问题导向为核心,引入外部专业力量,通过实地核查、专家评审,推动消防安全整治工作从“粗放式排查”向“精准化治理”转变,筑牢消防安全防线。聚焦建筑消防安全,邀请河北省建筑行业领域专家组成评审组,深入航站楼、货库区、35KV变电站等重点区域,开展专项评审;聚焦工作实效,结合专家多年实战经验,持续增强机场消防保障水平。
“建筑保温材料全链条整治工作具有专业性强、关联环节多,整改难度大等特点,现在增加了专家评审的‘第三方视角’,不断提升机场消防保障能力。”航空安保部副总经理王玉涛说。通过这种“实地验证+专业研判”的模式,消防安全风险治理从“模糊感知”变为“精准定位”,为后续整改奠定了科学基础。

(河北机场供图)
专业赋能 实训强基
找准隐患后,提升“识别力”与“处置力”成为关键。河北机场集团以“专业赋能”为路径,通过系统化培训强化人员能力,让消防安全管理从“被动应对”转向“主动防控”。
在《重大火灾隐患判定规则》解读培训现场,河北省消防安全领域专家结合机场场景,用“典型案例+条款拆解”的方式讲解重大火灾隐患的判定标准--从人员密集场所的消防通道设置,到消防设施的维护规范,每一项内容都紧扣机场实际。培训中,参训人员围绕“航站楼商铺用电隐患识别”“货库区易燃物存储规范”等问题展开研讨,通过专家答疑明确实操要点,培训覆盖了河北机场集团各保障单位、分子公司及支线机场的90余名消防安全管理人员。
“以前对‘重大火灾隐患’的判定边界不够清晰,现在通过案例分析,遇到类似问题能快速定位、准确处置。”一名参训人员说道。通过专业赋能,机场消防管理人员的“早期识别、科学判定与系统治理能力”显著提升,为隐患排查夯实基础。
深化协同 高效联动
消防安全离不开“内外联动”。河北机场集团以“协同联动” 为抓手,联合属地力量构建“快速响应、高效处置”的应急协作机制。
7月17日,石家庄机场专职消防队与正定新区消防救援大队的业务交流现场,双方围绕“航空器救援特殊要求”展开深入讨论--机场消防指挥员详解航空器材质特性与灭火注意事项,地方消防救援人员分享大型场所火灾的实战救援经验。从“指挥体系如何无缝衔接”到“信息资源如何实时共享”,从“日常监督检查协作”到“应急救援联勤联动”,多项关键环节达成共识。
“航空器救援既需专业技术支撑,更依赖高效协作。”机场消防指挥员说。正定新区消防救援大队负责人也表示,此次交流“系统掌握了航空器救援特殊要求,为跨区域增援奠定了专业基础”。同时,河北机场集团还以“闭环提升”为目标,从隐患排查、能力转化、联动深化三方面持续发力。在隐患排查中细化台账,在能力转化中开展内部转训,在联动深化中与地方消防机构建立常态化协作机制,以此推动消防安全管理“常抓常新”。
河北机场集团正通过从精准定位隐患到专业能力提升、从协同联动到长效闭环的系统化消防安全管理体系建设,让“安全屏障”越筑越牢。下一步,集团将聚焦深化隐患整改闭环管理、强化培训成果转化、拓展协同联动深度三方面持续发力,不断夯实消防安全基础,为航空运输安全提供坚强保障。(编辑:张薇,校对:张彤,审核:韩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