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呼和机场运行指挥中心
中国民航网 通讯员何金凤 报道:5月20日,呼和浩特机场运行指挥中心内话系统正式投入使用,标志着呼和浩特机场“核心大脑”-运行指挥中心硬件配置再次升级。该系统将5部电话、1部传真、两部车载对讲机、两部甚高频通信设备集成于一体,保留原有设备功能不减弱的同时新增了一键拨号、席位代接、电话转接、录音回放等功能,极大的提高了通信效率和通信质量。
系统建设 应运而生
随着民航业的迅速发展,呼和浩特机场航班量、旅客吞吐量逐年增长,驻场航空公司日益增多,运行指挥中心作为机场的指挥调度核心部门,承担着协调指挥的重要职责。
据不完全统计,运行指挥中心每天需要接打电话约400多个,常用联系的单位多达200个, 人工记忆号码或查询号码,再拨打号码,耗时长,且容易出错。此外,监听塔台或地面通话频率1部,与机组通话甚高频1部,车载对讲台两部,电子传真机1部,日常开设4个席位,语音通信信息量十分庞大。内话系统建设势在必行。2019年年底运行指挥中心指挥室内话系统项目建设获得审批许可开始正式筹建。
深入调研 周密部署
项目通过审批后研发项目组立即组建团队到呼和机场运行指挥中心进行需求调研,考察设备运行环境。
双方就现有设备功能以及未来期望内话系统实现的功能进行了充分交流沟通,并对设备稳定性做了全面深入了解。
2020年4月下旬,运行指挥中心内话系统建设进入最终安装调试阶段。要确保通信24小时不间断,设备必须接入APU应急电源供电,经过与信息技术部沟通协调,将内话系统主机接入综合信息楼机房,防止突然断电造成通信中断。
运行指挥中心由于ACDM系统上线,更换了原有电脑安装支架,电脑高度降低,导致定制的终端设备不能匹配,经过讨论和试用,终端设备安装方案由嵌入式、水平式、悬挂式,最终确定为垂直式,并将电脑支架增加垫板,调高电脑高度,不影响内话系统终端设备使用。
层层把关 严格验收
2020年春节以来,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国各行各业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民航业同样也没能幸免,机场公司开源节流,从上到下想办法克难关,运行指挥中心内话项目建设定不能辜负机场公司的投入。指挥室全员共同参与,小到一个电话号码显示的位置,一个滚动条的拖动,一个字符的大小,大到未来我们使用需求的拓展,话音记录时长,查询功能改进等等,都凝聚了全体指挥员的智慧和心血。厂家工作人员说这是他们承建的最小的项目,却是建设周期、安装周期最长的项目、也是软件修改最复杂的项目。
通过不断地测试、发现问题、提出改进意见、系统升级、再测试、再验收。系统进行风险评估,发现隐患,制定有效的防控措施,全员进行培训考核。2020年5月19日夜航结束后,内话系统软件进行了最后一次“手术”厂家工作人员经过一夜的努力,内话系统正式上线投入使用。
桌面上大大小小的电话、对讲机、甚高频、车载台不见了,指挥员不用在四个席位间穿梭接电话了,占线导致重要电话无法拨入的难题解决了,师带徒也无需使用语音外放了,通话内容记不起来不用再给对方打电话确认,也不用去通导调录音……这些我们日常工作中的小问题和大麻烦内话系统全部帮我们解决了。
内话系统投入使用标志着呼和浩特机场信息化建设又迈上了一个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