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胡夕姮 通讯员陈俊飞、薛漾报道:飞机性能管理构成了航空安全运行的核心基石,是航空公司应对复杂运行环境的关键能力,也是提升效益的有效途径。近日,民航上海监管局的航务监察员对春秋航空、吉祥航空、金鹏航空、国航上海分公司等辖区运输航空公司开展了飞机性能管理深度监察,全面评估各公司性能管理体系的效能和分析准确性,筑牢航空安全运行的性能根基。
上海监管局依据CCAR121-R8中修订的性能相关条款及咨询通告要求,采取“制度审查+程序验证+实战演练”的多维检查方式,重点针对高原机场、污染跑道、单发失效、释压飘降等复杂运行场景下的性能评估,系统检验其分析的有效性、计算的准确性和结果的可靠性。为了严守跑道安全的底线,必须精确计算跑道限制和越障能力;为了保障航路运行的安全,必须动态管理性能裕度和特情处置能力。监察员分别从起飞着陆性能和航路运行性能两大模块入手,深入检查公司在程序标准制定、数据维护与校验、人员资质与训练、流程合规性以及单发失效、障碍物评估等方面的实际表现,对“数据采集-计算-应用”全流程的精确性和稳定性进行了全面验证,确保性能安全要求嵌入运行全链条。
上海监管局的航务监察员强调,飞机性能管理是支撑飞行安全的关键技术体系,其分析的精确性与输出的可靠性直接关系到起降安全裕度和航路运行能力。针对监察中发现的薄弱短板,监察员要求公司性能管理部门高度重视,以此次监察为契机,持续完善性能管理机制,推进数字化性能工具建设与深度融合,增强风险的早期感知和预警能力。同时,必须始终将人才培养作为核心目标,着力培育既懂法规、又通运行、精通性能分析的复合型技术队伍,确保性能管理在提升公司整体运行安全水平中发挥其应有的支撑作用。(编辑:李佳洹 校对:陈虹莹 审核:程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