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胡夕姮 通讯员李榕 报道:为推动通用航空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搭建监管、运行与制造环节的协同交流平台,近日,民航厦门监管局牵头组织通用航空科技研讨活动,带领厦门航空无线电检查员、厦门空管站技术骨干走进厦门威翔航空器制造有限公司,通过实地观摩、技术研讨、产业展望等形式,凝聚发展共识,助力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
现场观摩环节,参会人员前往威翔公司生产车间,实地查看轻型运动飞机的总装生产线,重点了解机载通信导航设备的集成工艺、无线电系统调试流程及安全性能检测标准。技术人员围绕航空器无线电设备的小型化、低功耗设计展开交流,详细询问设备抗电磁干扰性能、应急通信保障机制等关键问题,通过拆解典型设备案例、查看测试数据报告,直观掌握通用航空器无线电系统的技术特点与质量管控要点。针对空管运行中遇到的通用航空器信号识别难题,双方现场探讨设备信号优化方案,为后续运行保障提供技术参考。
技术研讨环节,厦门航空无线电检查员结合日常监管实践,梳理通用航空器电台执照办理、频率使用合规性等常见问题,提出“制造端提前介入合规指导”的建议;厦门空管站技术人员则围绕低空通信覆盖、通用航空器导航信号接收稳定性等运行痛点,与威翔技术团队共同探讨解决方案,初步达成“基于现有空管通信网络,优化通用航空器信号接收参数”的合作思路。威翔公司分享了在航空器智能化升级中的探索成果,展示了集成北斗定位与ADS-B Out功能的新型通信终端,为提升低空飞行监视能力提供新方向。
最后,参会人员结合厦门“双机场”建设规划,围绕低空飞行服务保障体系构建、通用航空短途运输网络布局、无人机物流应用场景拓展等议题展开深入交流。厦门监管局提出,要以技术创新为纽带,推动制造企业与运行单位建立常态化沟通机制,一方面鼓励制造端聚焦运行需求开展技术研发,另一方面引导运行端积极反馈实际应用痛点,形成“需求-研发-应用-优化”的良性循环。同时,应完善通用航空无线电管理规范,强化空管、通航、制造等多主体的协同联动,为低空产业健康发展筑牢安全防线。
此次活动成功搭建了跨领域技术交流的桥梁,既为监管与运行单位提供了贴近制造一线的学习机会,也为制造企业精准对接运行需求创造了条件。下一步,厦门监管局将持续推动研讨成果转化,牵头建立技术交流长效机制,以协同创新破解发展难题,为厦门通用航空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编辑:李海燕 校对:贾昊天 审核:程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