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民航智库>智库专家>群言堂
浅议生物识别技术在航空运输业的应用
来源:2019-04-04 11:06:59

根据国际航空运输协会(简称“国际航协”,IATA)最新的旅客运输量预测,2037年,全球旅客运输量将超过82亿人次,航空公司和机场必须继续投资自助服务解决方案,实现旅客的无缝旅程。与此同时,在不影响安全的前提下,航企和机场需要扩展基础设施和运营。

好消息是,对于自助安全和边境管理而言,使用生物识别技术进行旅客身份验证,无疑是一次巨大的飞跃。该过程将现有的机场基础设施、摄像系统和相关技术与复杂的算法相结合。这些算法以编程方式执行将人(面部)与文档(照片)匹配的所需过程,然后根据“匹配”建议批准继续进行。

航空运输业IT发展重点

根据国际航空电讯集团(SITA)最新发布的“2018年航空运输业IT洞察”报告,航空公司和机场越来越多地投资和试用生物识别解决方案,专注于发展提供战略和运营效益的技术。针对航空公司IT趋势的调查发现,为实现旅客身份管理的更多自动化,生物识别技术已成为首席信息官(CIO)们的重要议程。

自动化和自助服务被视为有助于支持客运量预期增长的关键技术,而无须投入大量的资金。航空公司安装了配备摄像系统和面部识别技术的自助登机门。通过使用生物识别技术替代人工验证身份(护照和登机牌),用以支持传统的纸张旅行。

根据SITA的IT洞察报告,约63%的受访航空公司已经实施或计划在2021年之前实施。这一趋势在针对机场IT趋势的调查中也得到了反映,77%的受访机场已将目光投向生物识别身份管理解决方案。

许多机场正在将生物识别解决方案与自助登机门的实施相结合:2021年,59%的受访机场都将实施或计划实施。由于该行业专注于无缝旅程,这些解决方案可能在2021年底前变得司空见惯。

投资重点:

生物识别身份管理解决方案

SITA针对中国航空公司和机场的IT趋势调查也显示,在利用生物识别实现旅客身份自动化管理方面,中国航企似乎动力不足,但机场却信心满满。“超过四分之三的机场已将重点放在生物识别身份管理解决方案上,其中包括使用生物识别和身份证件的自助登机门”。

旅客不再需要频繁地向地服人员提交文件来不断证明自己的身份。手忙脚乱地在手提袋或公文包里翻出身份证或护照、登机牌等文件的过程将成为历史,现在只需几秒钟:步入相机镜头,等待系统“认出”你,然后离开。

这是一个非常令人鼓舞的趋势。鉴于航空旅行所面临的挑战,探索和试用新的生物识别解决方案从未如此美好。效率和简化流程的吸引力被视为支持行业增长和提供差异化服务,以改善和提升客户体验。

当然,在实施新的和创新的自助服务解决方案的竞赛中,安全和安保员都绝不能妥协。

跨越多个行业和地区的许多举措和试验都认识到这一点。它们包括评估不同的生物识别模式(虹膜、指纹、面部识别、气味和DNA)和技术,以确定客户的有效性和接受度,并评估安全性、隐私和性能等。

金融业一直在努力寻找各种解决方案,旨在减少网络欺诈与盗窃甚至是攻击。显然,我们可以利用金融业和其他行业的相关知识来学习、调整和应用能够满足、帮助和指导我们创新和改善客户体验的方法。

国家身份计划

一些国家正在推行数字身份的举措用以创建国家身份计划,试图将生物识别和个人信息与政府选民登记计划联系起来,帮助管理社会和民事计划,以及减少选民欺诈。

身份保证和验证的基础是身份本身的真实性。身份来源必须具有最高质量和信任,才能被价值链中的其他人接受。当与航空公司和机场解决方案相结合时,国家身份计划可为机场自助服务提供高质量的身份保证来源。

有许多由政府主导和私人管理的值得信赖的旅行者计划。这些将个人信息和生物识别信息链接到付费登记计划,允许旅行者进行大量背景调查,以获得快速筛选和旅行特权。目前,这些计划往往是区域性的,并且在实施方面受到限制。

与世界经济论坛(WEF)等组织的合作,正在推动全球值得信赖的旅行者计划。此举可减少旅行风险,并允许在全球范围内更好地整合受信任的旅行者计划。

所有会员旅行者将成为“知名旅行者”,允许更好的基于风险的系统实施和人员配置模型,以便旅客在抵达前进行预先审查。这将为无阻碍机场体验的愿景奠定基础。

诚然,这些注册计划的创建引发了对网络安全和数据隐私的担忧,以及避免创建全球数据库的需求,在该数据库中存储每个人的信息并可能存在漏洞。

区块链技术承诺允许各方之间的数据共享,且无需中央数据库,允许参与者轻松选择或退出,从而解决关键的隐私问题。

目前,约有30多家初创公司声称在使用的不同阶段都有基于区块链的身份解决方案。可以肯定的是,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融合,我们将看到航空运输业的企业解决方案。随着技术提供商和解决方案的数量不断发展,航空联盟和协会的需求也将有助于促进各行业在解决方案和标准的设计和开发方面的合作。

安全和安保是首要因素

我们如何决策?评估和决定哪种方法和解决方案是“正确的”?

首先,我们必须就基础标准达成一致。整个旅游业的通用标准文件是护照——基于个人信息和照片。许多国家现在生产电子芯片护照以保护这些数据并防止造假,提供更高水平的真实性保证,作为身份保证的可靠基础。

无论是手动检查,还是使用生物识别解决方案,失物识别技术都将用于护照持有者与照片“匹配”,并决定授予对系统的访问权限。

使用任何其他生物识别(例如虹膜或指纹)模式需要访问,以及替代生物识别模式的收集和存储,以便为将来的比较和匹配提供参考源。此举在执行的时候会受到限制,因为只有一小部分选定的旅行者选择加入并允许他们的生物识别信息被收集和存储。

这并不是说其他生物识别模式将不被接受或支持,随着技术的不断演进,可能具有更高的准确度。然而,在全球推广时,护照和面部识别技术更有优势。

随着国家身份计划和/或可信赖旅行者计划的采用,这肯定会发生变化,这取决于每个国家或实体选择实施的生物识别模式。

毫无疑问,生物识别技术将不断发展,用于目前解决方案的任何投资都必须面向未来,跟上技术发展的步伐,并能够提供跨供应商和网络创建一致的客户体验。

IATA的简化业务(StB)智库在2016年定义了单一标识旅行策略和“未来的旅行身份”。实施的重点是全程管理和单一标识旅行。它将生物识别、个人信息和旅行信息整合到一种形式中,为旅程中的所有利益相关者创建一个无缝流程:一个高度安全,减少管理并改善旅客体验的流程。

除了明显的安保和隐私考虑外,“未来旅行身份”的主要目标强调需要持久性(多次旅行)、互操作性(跨越一个机场或航空公司)和无国界(超出一个国家和政府)的能力。

对于航空公司、机场和政府利益相关方来说,合作开发满足客户需求、降低风险并提高运营和安全效率的集成解决方案的时机就在当下。

我们在高度监管的环境中运营,安全和安保始终是首要考虑因素。阻止试图在机场进行破坏的不法分子至少与旅行者的便利性一样重要。

使用创新的概念和技术来提高安全性、增强筛选和改进访问控制将可以创建高效和安全的端到端解决方案。这些将支持行业的持续增长和改善旅客体验。简而言之,何时是探索和进步的最佳时机?就在当下。(周红梅)

责任编辑:
相关新闻: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与安委会开展交流共建
江西航空团委联合江西民航各单位团委举...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组织开展健步走活动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开展五一节前安全专项行动
绵阳机场顺利完成活体器官运输保障任务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开展作风建设专项工作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下好消防“关键棋”...
中南空管局运行管理中心派员参加广东省...
中南空管局通信网络中心高效完成空管光...
民航局空管局运行管理中心与中南空管局...
中南空管局全力做好地空通信设备民航准...
中南空管局技术保障中心与飞行服务中心...
“海口航空邮件快件监管中心项目—海口...
中南空管局管制中心塔台管制室多措并举...
中南空管局技术保障中心多措并举筑牢雷...
中南空管局气象中心多维度备战空管系统...
中南空管局通信网络中心通信枢纽室“星...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多维度开展春季安全教育
江西航空青年:见义勇为显担当 寒夜善举...
传承雷锋精神,闪耀国门安检——首都机...
返回首页
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24158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006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10120170026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7

本网站所刊登的《中国民航报》及“中国民航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制作单位:中国民航网 办公电话:010-67355289 传真:010-67355289 通信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十里河2264信箱 邮政编码:10012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55289 举报邮箱:news@caacnews.com.cn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常年法律顾问—北京市安理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