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运的航班机舱里,总会出现更多稚嫩的身影——独自出行的孩子们、跟着家人看世界的学生、怀揣好奇的研学团队……东航西北分公司乘务组以加倍的细心与温度,为孩子们的夏日旅途勾勒出一段段温馨记忆,让万米高空成为充满欢笑与安心的“空中童话乐园”。
民航在现实中的精心,总是诚意满满。东航MU9961航班的客舱内,一名无成人陪伴儿童紧攥登机牌,眼神里藏着对独自飞行的紧张。乘务组早已等候在舱门处:乘务长蹲下身,笑着为他贴上“空中小飞人”贴纸,“你看,这是勇敢小孩的专属标志哦!”;乘务员牵起他的手,沿途指认卫生间位置,“想喝水或找人说话,按这个小按钮就行啦”;考虑到夜间气温较低,孩子刚落座便递上毛毯,“盖好别着凉,有任何事喊姐姐”。
全程平视的交流、朋友般的叮嘱,让孩子渐渐放松下来。送客阶段,这名无成人陪伴儿童主动挥着小手说“谢谢姐姐”。这个夏夜,乘务组用细致的关怀,让孩子的“独行”变成了一次勇敢的成长,也让这段旅途充满了安心与温暖。
另一次邂逅——东航MU9922航班迎来一群特殊的小旅客:30名来自果洛藏族自治州的研学儿童。这是他们中大多数人首次坐飞机,有的紧张地拽着安全带,有的趴在舷窗上数着云层。乘务组索性将安全讲解变成“趣味课堂”:“看,安全带扣像不像小火车进站?”“耳朵嗡嗡响时,嚼颗糖就好啦”“这个‘呼唤铃’是你们的‘魔法小喇叭’,能随时找到姐姐哦……”。没有距离感的陪伴,让孩子们的紧张渐渐消散,只剩下对远方的期待。
孩子们的笑声渐渐填满客舱,有人举手询问“云为什么会跑”,有人分享“家乡的蓝天白云和现在看到的有什么不一样”。落地时,他们与乘务组挥手告别,大家彼此之间有着无需言说的默契——这场研学之旅,因这份温暖而更显意义。
在近日东航MU6230芜湖飞往长春的航班上,一位独自带三月龄宝宝的新手奶爸刚落座就显得手忙脚乱:宝宝哼唧时,他手忙脚乱翻找安抚奶嘴,额角冒汗,眼神里满是慌乱。乘务员看在眼里,起飞前主动接过他险些打翻的奶瓶,熟练冲好递回;平飞后,见宝宝尿湿衣服,奶爸红着脸求助,乘务员立刻上前,轻柔护住孩子腰腹,麻利换好衣物和尿不湿;听说宝宝一下午没睡,乘务组迅速搭好婴儿摇篮,轻托宝宝身体哼起童谣,轻拍后背哄其入睡。
三小时的航程中,乘务组不时查看宝宝的状态,让奶爸全程少了些操心。下机前,奶爸抱着刚醒的宝宝连声道谢,而小家伙对着乘务员咧嘴一笑,成了最甜的谢礼。乘务员化身“空中临时带娃搭子”,用专业与细心让新手奶爸踏实度过了这段旅程。
凡此种种,正是对服务品质精益求精的不懈努力。还有东航MU6484航班在处于平飞阶段时,一个小男孩踮着脚在后服务间外张望,随后鼓起勇气对乘务长李尚燚说:“姐姐,我想当飞行员!您能讲讲空客和波音有什么不一样吗?”面对孩子的好奇心,李尚燚拿起安全须知卡,对照上面的插图,细致地讲解起空客与波音飞机的差异。得知孩子的梦想后,机长特意提笔写下“好好学习 梦想成真”,以此鼓励男孩。
航班抵达后,机组人员还和小男孩一起合影留念,乘务组将悄悄准备的航空主题礼物送给了他。当男孩高举礼物欢呼时,机舱里的每个人都清楚:这份来自万米高空的肯定,或许正是让梦想生根发芽的力量。
暑运的忙碌中,乘务组用专业与爱心,将机舱变成孩子们的“空中童话乐园”。在这里,每一次俯身倾听、每一个温柔举动,都在诉说着:童心无价,守护有声。乘务组让每一段孩童的空中旅程,都成为这个夏天里闪闪发光的记忆。(中国民航网 通讯员亢煊柠)(编辑:李季威 校对:张彤 审核:程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