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汇总>航空运输
你的平安是我最大的心愿 中联航紧急备降救助旅客
来源:中国民航网2018-02-11 17:36:00

“准备备降!救人要紧!”航班飞行过程中,当班机长面对一名旅客突发疾病的紧急情况,为了保证旅客的生命安全,果断备降附近机场,最终旅客病情有所好转。这是2月3日发生在中国联航深圳飞往日照的KN5856航班上的一幕,惊心动魄,但结局圆满。

事实上,近年来,旅客在飞机飞行途中突发疾病的情况并不罕见,根据英国一家杂志的调查数据显示:在航班飞行中,每604名乘客中就会出现一个需要紧急救治的状况。随着航空运输业越来越发达,此类状况出现的频率将会越来越高。

好在,我们有生命至上、果敢坚定的飞行员,我们有处乱不惊、训练有素的乘务员,我们有见义勇为、医者仁心的同机旅客,我们还有对备降和返航表示充分理解的旅客朋友,也正是他们的果断、勇敢和爱心,让我们的旅途更加平安,让“生命至上”的人性之光在蓝天上永远绽放。

“备降,没有丝毫犹豫”

2018年2月3日,春运第三天,刘玥还像往常一样,在KN5856航班上同乘务组的组员们一起做着客舱服务工作。作为中国联航的一名资深乘务长,她对春运期间忙碌的工作状态早已习以为常。只是她没有想到的是,这并不是一次普通的飞行。

飞机起飞后进入平飞状态不久,坐在32C座位上的当班安全员发现邻座旅客晕厥,且面色苍白呼叫无意识,便立即把情况报告给了乘务长刘玥。得知情况后,刘玥立刻放下手里的工作前往查看,并凭着良好的职业素养和丰富的培训经验,迅速为救治病人做好分工。紧接着,准备氧气瓶、急救箱、应急医疗箱,紧急采取救护措施,报告机长机舱内出现突发状况,通过机上广播寻找医生,安抚其他旅客情绪……5个人的乘务组,大家各司其职,这些工作几乎在同一时间完成。

幸运的是,航班上刚好有一名医生旅客,在这位医生和乘务组的共同努力救护下,患病旅客慢慢恢复了意识。

“当时情况确实很紧急,患病旅客没有意识,同机的还有她的女儿和不满两岁的外孙,看到妈妈突然发病一下慌了神,女儿也哭婴儿也哭,这个时候我们必须保持冷静。”回想起当天的情景,刘玥仍历历在目:“我们配合着医生,一面安抚女儿并向她询问患病旅客的病史,一面采取一些紧急救护手段。看她恢复意识了,我们总算松了口气。”

考虑到并不能确定患病旅客的身体是否完全恢复,当班机长孙浩本着救人要紧的原则,立即联系空管部门报告情况,申请备降南昌机场并请求地面急救支援。“每一个生命都值得尊重,这种情况必须备降,没有丝毫犹豫。”孙浩说:“更要为其他的同机旅客点赞,在他们了解了需要备降的情况后,没有人反对,而是纷纷对备降决定表示支持,这一点也着实让我们非常感动。”

然而,就在飞机即将下降前,该旅客病情突然加重,出现抽搐、发汗、流泪等症状。紧急关头,乘务组配合医生的指导对病人再次进行急救,终于使旅客的情况得到好转。13时25分,航班平稳降落在南昌机场,救护车早已等候在一旁,争分夺秒地将患病旅客送往江西省人民医院。由于处置及时,该患病旅客情况很快得以好转。

“做有温度的航空公司”

其实,这并不是中国联航第一次遇到旅客在航班上突发疾病的情况,仅2017年,中国联航就成功处置了25起此类事件,2018年春运开始前三天,就已经为救治旅客备降两次。而每一次的备降或返航,都会给航空公司带来多则十几万、少则七八万的经济损失。

“旅客的健康和生命是首位的,关键时刻我们不计成本、不计代价。”中国联航党委副书记仲继舟坦言,虽然转型低成本之后,中国联航在很多方面节省了开支,但却始终积极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低成本有低成本的生存之道,但无论走那条路,我们都要做一家有温度的航空公司。”

正如仲继舟所言,中国联航在以优惠票价惠及旅客的同时,始终坚持“真情服务”,以专业的职业素养和高校的处置能力为旅客保驾护航。据统计,除处置突发疾病情况外,2017年中国联航还成功保障了6起活体器官运输任务,1起断掌旅客紧急运送任务和多起特殊儿童团运输任务,年保障特殊旅客9488人,日均达26人。

为了更好地及时救护在航班上突发疾病的旅客,中国联航在乘务员入职时进行心肺复苏、处理颠簸烫伤等培训的基础上,每年定期对乘务人员进行复训。刘玥告诉记者,经过多年的训练以及不断的演习,遇到突发状况,乘务人员不会惊慌失措,而是知道紧急情况下该如何处置。他们具有极高的抗压能力,在遇到危险时会第一时间尽自己所能确保乘客平安。

“我们一直在不断完善服务特殊旅客的能力。”中国联航服质部(客服中心)总经理张志忠告诉记者,过去一年,为了更好地服务特殊旅客,中国联航新购轮椅10辆,并对特殊旅客服务区进行扩展、安排专人服务,以便第一时间做好特殊旅客的服务。

与此同时,中国联航还完善了官网中旅客须知里患病旅客、轮椅旅客、无成人陪儿童旅客、盲人聋哑旅客、孕妇、担架旅客、服务犬、人体器官运输、小动物运输等,共9类特殊旅客的须知,明确了这9类特殊旅客的乘机提示和服务措施。

“你的平安是我最大的心愿。”正是秉承着这样一种理念,仅2017年,中联航这家体量不算大的低成本航空公司就接到旅客表扬175起。“服务体贴,真情规范,体现了联航独特的品牌定位。”或许,旅客的肯定才是中联航继续做好服务特别是特殊旅客服务工作的最大动力。

“不是所有人都适宜坐飞机”

航空公司对机上旅客突发疾病的处置工作有预案、有准备是好事,乘务员受过专业训练、有能力做出紧急救护措施也是好事,但是,对于旅客自身来说,也要多留意自身的健康状况,毕竟,万米高空不同于地面,一旦在飞机上突发疾病,可能耽误治疗。那么,到底哪些疾病患者不宜乘坐飞机呢?在飞机上突发疾病又该怎么办?

对此,民航总医院消化肿瘤科医生黄坤告诉记者,由于高空飞行存在其特殊性,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宜坐飞机,因为尽管飞机上备有常用药,机组人员都接受过专业的培训,但遇到急难险重的情况,飞机上并没有相应的医疗能力,这对于突发急症的乘客来说还是相当危险的。

除了患有严重精神疾病、烈性传染病、临近产期的孕妇以及急危重症患者不宜乘坐飞机外,黄坤还特别提醒广大旅客,由于空中轻度缺氧,飞机起降过程中轰鸣、震动以及长途飞行过程中气压变化等原因,可能使患有心脑血管及呼吸系统疾病患者旧病复发或病情加重,特别是患有严重高血压、心功能不全、心肌梗塞、脑梗塞、脑出血、肺气肿、肺心病、气胸及肺大泡等疾病的患者,这类患者不宜长时间乘坐飞机旅行。

“另外,对于刚刚做过胃肠道手术、消化道出血、严重贫血等疾病的患者,在疾病痊愈前也不宜长途飞行。”黄坤说:“这些人群坐飞机都要小心。”

黄坤表示,乘坐飞机过程中,最常见的突发疾病主要是急性心脑血管疾病或者哮喘急性发作等呼吸系统疾病。一旦出现突发疾病,甚至出现危及生命的情况,第一时间要向乘务人员求救,航班上一般都配有急救包、急救药物、医用氧气和自动除颤仪等抢救设备。乘务人员都是经过紧急救援培训的,及时有效的心肺复苏术可以大大提高患者的生存几率,切不可惊慌失措,耽误有效及时的救治。

“一般情况下乘务人员都会广播寻找同乘旅客中的医务人员,此时医务人员可以从专业角度对患者进行更及时的抢救治疗。”黄坤说:“当然,旅客如果能掌握一定的急救技巧,紧急情况下还可以派上大用场。现在手机、网络等获取信息的方式多种多样,人人都可以通过网络视频学习“心肺复苏”等技巧,虽然不是专业医务人员,但是关键时刻可以救人一命。”(《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吴丹)

责任编辑:wanglei 000
推荐新闻:
首都航空:做优首乘服务 助旅客圆梦蓝天
深圳航空郑州基地:万米高空“镜”显真情
江西航空开展主题机上活动
中国航油山西分公司团委组织参观抗战主...
中国民航大学工商管理学科建设研讨会在...
中国航油广东公司“全电食堂”改造项目...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机场急救中心成功协...
壹通无人机公司签署多边保险服务协议
中国民航大学召开航空国际商务专业建设...
阿斯塔纳航空广州—阿拉木图航线增至每...
锡林浩特机场暑运旅客吞吐量创历史新高
技术进阶助推航空保障升级 宁夏机场承接...
山东东营机场安检:筑牢安全防线 + 升级...
易斯达航空恢复运营以来客运量累计突破1...
东航江苏公司2025年职工子女暑托班圆满结业
民航湖南监管局党委中心组集中研读《习...
民航安徽监管局对芜宣机场开展暑运安全督查
中国民用航空宣传教育中心2024年度部门决算
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2024年度部门决算
青岛空管站守护暑运天路 力保航班高效运行
返回首页
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24158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006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10120170026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7

本网站所刊登的《中国民航报》及“中国民航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制作单位:中国民航网 办公电话:010-67355289 传真:010-67355289 通信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十里河2264信箱 邮政编码:10012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55289 举报邮箱:news@caacnews.com.cn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常年法律顾问—北京市安理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