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冯智君 通讯员王庚午 报道:为落实湖北机场集团航务公司集中气象预报模拟运行工作方案要求,帮助气象预报人员精准掌握省内各地机场气候特征、高效建立异地气象服务情景意识,进一步巩固并拓展集中气象预报模拟运行工作成果,公司下辖宜昌、襄阳、恩施、荆州四地预报员已有序展开异地轮岗工作,为公司气象预报服务模式深化改革注入强劲动力。

(湖北机场集团供图)
沉浸式轮岗体验,筑牢异地服务情景意识
本次轮岗打破传统“线上交流”模式,通过预报员分赴各地机场开展定期轮岗工作,以实现完全融入属地机场气象工作场景,全程参与属地机场气象观测、预报会商、特殊天气预警发布、航空气象服务保障等全流程工作,深度熟悉当地机场特殊气候条件。通过“身临其境”的实操历练,预报员能够将集中预报模拟运行中的理论知识与属地实际场景深度结合,有效规避“纸上谈兵”的服务短板,快速建立起精准、立体的异地气象服务情景意识,为后续跨机场气象保障打下坚实基础。
深层次交流融合,实现服务能力协同提升
异地轮岗工作方案将“交流赋能”作为重要抓手,在轮岗过程中构建起“双向学习、互助共进”的交流机制。一方面,属地预报员向轮岗人员分享本地机场气候数据库、历史天气案例、应急保障预案等“一手资料”,帮助轮岗人员快速掌握属地服务重点;另一方面,轮岗人员通过现场交流和实地观察,更好了解属地气象台在工作中可能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分享交流所在地机场的一些好的经验做法,推动各地机场气象服务能力“取长补短”,最终实现全公司气象服务能力的整体协同提升。
顶层式统筹规划,保障轮岗有效开展
此次轮岗工作由公司主要领导谋划推进,在集中预报模拟运行领导小组的主导下,制定切实可行的异地轮岗工作方案,为预报员参与异地轮岗明确方向和标准。在各相关职能部门、空管站的高效协同下,从本就艰苦的值班休息条件下“挤”出“房间”供轮岗人员住宿,从本就繁杂的后勤保障模式下“创”出轮岗人员就餐保障方案……这些前期工作的扎实开展,凝聚了公司全体上下的聪明才智,不仅有效解决了基层一线员工异地工作的后顾之忧,助力轮岗人员全身心投入业务工作,同时也是一次航务公司在“一切成本皆可降”的背景下“改革发展不停步、干事创业不歇脚”的生动实践。
作为航务公司探索中小机场集中气象预报工作的关键举措,预报员异地轮岗工作的顺利推进,不仅为预报人员搭建了“实战练兵”的平台,更打通了各地机场气象服务资源整合的“壁垒”。未来,公司将持续优化异地轮岗机制,将其作为重要抓手,融入公司气象业务统一建设和气象服务保障能力提升的全链条,为湖北民航高质量发展贡献气象力量。(编辑:许浩存 校对:李佳洹 审核:程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