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汇总>中国机场
青岛机场航站楼及综合交通中心工程项目荣获鲁班奖
来源:中国民航网2023-01-15 16:59:00

《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许晓泓、通讯员蒋青 报道:日前,2022~2023年度第一批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国家优质工程)公布,青岛机场航站楼及综合交通中心工程项目位列其中。这是继该工程获得中国土木界最高奖“詹天佑奖”后的又一重要殊荣。

“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国家优质工程)”(简称“鲁班奖”)于1987年设立,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指导、中国建筑业协会组织实施,评选对象为我国建筑业企业在境内承包并已建成投入使用的各类新建工程,工程质量应达到国内一流水平,是中国建筑行业工程质量的最高奖项,为工程建设和工程施工的最高追求。

青岛新机场于2015年11月26日开工建设,2021年8月12日正式投运,设计运行等级为国内民航最高级4F标准,可起降包括空客A380在内的大型客机,拥有2条独立运行的平行远距跑道,跑道长度3600米,机位总数178个,满足年旅客吞吐量35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50万吨,飞机起降29.8万架次的保障需求。其中新机场航站楼及综合交通中心工程总建筑面积68.32万平方米。该工程自规划建设以来,青岛机场集团坚持高水平规划,高标准建设,始终严把工程安全质量关,打造精品工程、样板工程、平安工程、廉洁工程,得到了国家、省市和民航主管部门的高度肯定。

“工匠精神”引领技术创新。该工程在建设过程中积极推广应用10大项30小项新技术应用与技术创新。经鉴定,五项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一项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创新性采用不锈钢焊接屋面系统,建成了国内首个整体不锈钢屋面,面积约22万平方米,也是国内目前最大的连续焊接不锈钢屋面单体,攻克超薄不锈钢自动焊接技术,提高了屋面系统安装精度、抗风揭与防水性能,并提出千吨级多支点非对称屋面网架单元拼装整体提升技术等,航站楼工程已获得“中国建筑工程钢结构金奖”,为我国大型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经验借鉴。研发“结构空腔+隔振支座”技术与阻尼减震系统,达到震振双控目标,实现国内首例高铁时速250km/h不减速穿越航站楼,攻关下穿高铁地铁航站楼主体结构施工技术,并建立了联合施工体系,并通过独创主体结构倒序施工及超长预应力混凝土楼面结构递推流水等系列施工技术,广泛运用逆作业工法、分块吊装等创新工艺,成功解决了现场多点施工的难题。

“平安机场”夯实安全基础。全面强化安全质量定期检查和专项研究,创新引入“安全质量专家顾问”和“第三方检测入库机构服务”,实施“两级两重点三并重”的管理模式,工程建设全过程实现了“零安全管理事件”,各工程项目竣工验收均一次性通过,验收合格率100%。建设安全管理平台,集合SMS、SeMS体系要求,配套安装12500余路数字摄像机,实现安全态势全面感知、安全绩效信息化管控,有效提升预警联动和应急处置能力。

“绿色机场”彰显节能特色。率先将“海绵城市”理念引入机场建设,构建多功能生态基础设施,全部建筑按《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星级设计,绿色机场和海绵机场项目同时被住建部列入国家低能耗绿色建筑园(区)示范工程。建设19公里的综合管廊,国内首例污水、燃气管道等7类市政管线全部入廊,作为住建部全国推行综合管廊建设的重点试点项目,是全国第一个应用于大型国际机场的地下综合管廊,为地下空间集约化开发贡献了“青岛经验”。建成航站楼、GTC双冷源温湿度独立空调系统,比同等条件下的大型枢纽节能30%以上,被科技部列为国家“十三五”公共交通枢纽节能关键技术与示范,获中国工程院院士高度评价。2018年11月,航站楼屋面采光和通风设计获得第六届Active House 国际联盟大会颁发的“AH采光卓越奖”,也是当时民航业中唯一获此殊荣的项目;2021年10月,“海绵机场示范工程”、“绿色照明示范工程暨绿色机场项目”入选住建部首批民航示范项目。

“智慧机场”全面提质增效。认真落实青岛市委、市政府智慧城市和民航智慧机场建设总体要求,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和移动互联等先进技术建设47个应用系统,实现智慧运行、智慧安全、智慧管理、智慧服务和智慧交通等五大功能,实现“简单、舒适、更懂人”,是中国民航首批“智慧型机场”示范项目。打造全流程自助服务。配有集自助行李托运、自助值机、自助安检、自助通关在内的全流程自助设备,旅客无需使用登机牌,可以直接在登机口刷脸登机,国内航班的76个登机口均配备“人脸识别”设备,全面打造“一张脸”便利出行新体验。同时还设计了21个自助登机通道,可为旅客提供更方便、更快捷、全程无缝衔接的自助乘机服务。全面应用二类盲降系统,相比流亭机场的一类盲降系统,胶东机场级别更高,可显著降低大雾、大雨等低能见度天气对飞机起降的影响,明显提高了航班的正常率。

“人文机场”彰显青岛气质。航站楼建设以富有张力的连续曲面将五个指廊与大厅融为整体,联检大厅居中,旅客安检后登机,最远步行距离控制在550米以内,最大限度减少旅客登机距离。打造零换乘综合交通中心(GTC),集航空、高铁、地铁、机场巴士、网约车等多种交通方式于一体,可有效提高客流、资金流、信息流等要素周转效率。航站区安检、值机、商业等功能集中,便于管理,运行成本较低。在景观设计方面,打造极具青岛海洋特色和齐鲁文化特色的中央景观区,“迎宾之门”“鱼归巢”等已经成为新晋网红打卡点。在商业方面,航站楼、GTC内建有4.4万平方米商业面积,融航空出行、零售、餐饮、休闲、游乐于一体,全面实现了商业“同城同质同价”,显著提升了旅客体验和城市窗口形象。

下一步,青岛国际机场集团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引领,以“世界一流、国内领先”的上合国际航空枢纽为目标定位,加速推进二期规划建设研究工作,为青岛建设国际门户枢纽城市和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融入新发展格局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责任编辑:xuhaocun 000
推荐新闻: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庆祝建党104周年暨“七...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安全生产月”期间开...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安全生产月”期间与...
江西民航消防专业培训圆满举行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开展安全生产月应急演...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深入开展消防安全隐患...
郴州机场举办2025年全民禁毒宣传月活动
延吉机场召开“航司乐·丝蜜达”服务品...
江西航空成功举办2025年度江西省“天工...
发力培育引入AI企业 东航滨江中心获“模...
同程旅行发布2025暑运报告:今年暑期约6...
东航甘肃分公司喜获东航飞行员技能大赛...
安徽监管局对辖区无人机培训企业开展经...
华东空管局工程建设指挥部:提升管制大...
西北空管局空管中心技保中心技术室组织...
银川机场自助登机设备升级改造项目完成...
东航江苏公司举办2025年度飞行员职业技...
合肥—镇江航线加密至每周三班
“这份温暖让我倍感安心” 东航乘务组暖...
海南航空党建引领绘就基层善治新图景
返回首页
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24158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006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10120170026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7

本网站所刊登的《中国民航报》及“中国民航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制作单位:中国民航网 办公电话:010-67355289 传真:010-67355289 通信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十里河2264信箱 邮政编码:10012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55289 举报邮箱:news@caacnews.com.cn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常年法律顾问—北京市安理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