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路泞 通讯员张博 报道:近日,甘南高高原低空飞行检测保障基地在甘南机场正式挂牌成立。这一重要举措不仅是甘肃省民航机场集团与甘南州深化政企协同、共促区域发展的里程碑,更是全省低空领域完善产业布局、激活发展动能的关键跨越,尤其在高高原特殊地理与气候环境下,为低空飞行安全筑牢了坚实防线,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安全意义。
甘南机场作为甘肃省唯一的高高原机场,地处平均海拔3000米以上区域,空气稀薄、气压低、天气复杂多变,强对流、雷暴、大风等极端天气频发,给低空飞行带来了极大挑战——飞行器发动机功率易受影响、操控性能下降,飞行能见度不稳定,空域环境复杂,这些因素都大幅增加了飞行安全风险。长期以来,甘南机场始终肩负着“链接内外资源、促进区域发展”的战略使命,而此次甘南高高原低空飞行检测保障基地的挂牌成立,让机场实现了从 “单一航空运输” 向“运输+保障+服务”综合平台升级的重大跨越,其核心价值之一便是针对高高原低空飞行的安全痛点,构建全方位的安全保障体系。
围绕低空飞行器试验飞行、应急救援、航空拍摄、巡视检查、航空物流等产业链,基地将进一步拓宽“通航运营+综合服务”的业务渠道。同时,基地将为各类低空飞行活动提供关键技术支撑:一方面,通过专业的检测设备与技术团队,对低空飞行器的性能进行适配性检测,确保飞行器在高高原环境下能够稳定运行,从源头规避因设备不适配引发的安全隐患;另一方面,建立高高原低空飞行气象监测与预警系统,实时捕捉天气变化,为飞行活动提供精准的气象数据支持,有效降低极端天气对飞行安全的威胁。
基地还将完善低空飞行空域管理机制,明确飞行航线与起降标准,避免空域冲突,为全省低空飞行活动筑牢更加稳固的安全根基,彻底改变以往高高原低空飞行安全保障资源分散、标准不统一的局面。甘肃省民航机场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罗斌表示,企业将紧紧聚焦基地建设,以高高原低空安全运营需求为导向,着力构建高高原低空飞行安全标准体系。这一体系将涵盖飞行器准入标准、飞行员资质要求、飞行操作规范、应急处置流程等多个方面,填补高高原低空飞行安全标准的空白。
集团同步全面强化飞行全程精准监控,利用先进的监控技术对低空飞行轨迹、飞行状态进行实时追踪,一旦发现异常情况,能够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响应,为高高原低空运营树立“安全标杆”。此外,集团还将加强场景应用拓展,联合甘南州积极打造“低空+文旅+物流”的示范项目,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推动产业生态培育,助力形成独具甘南特色的低空产业集群,全力打造高高原低空经济发展的 “甘肃样板”,为甘南州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和全省抢占低空新赛道注入新动能。
甘南州也将以此为契机,聚焦打造“全国高高原低空经济发展示范区”目标,加速布局、精准落子。甘南州工信局代表州直部门与神龙航空公司,夏河拉卜楞旅游开发公司代表县市企业与甘南神鹰航空公司分别签约,这些合作将进一步整合各方资源,在低空旅游、航空物流等场景中强化安全协同,确保合作项目在安全框架内有序推进。并在规划编制过程中,将把飞行安全作为核心考量因素,合理规划低空飞行空域与基础设施布局;持续完善基地的检测、监控、应急救援等配套设施,提升安全保障能力;在人才培养方面,重点培育高高原低空飞行技术、安全监管等专业人才,为安全运营提供人才支撑;同时,积极引进具备丰富高高原飞行经验的市场主体,规范场景应用建设,全力以赴抢占低空黄金赛道,敞开胸怀迎接低空经济广阔未来。州相关部门、各地县将立足职能、主动担当,在审批服务中严格落实安全标准,在政策保障上向安全基础设施建设倾斜,在安全监管中加大巡查与执法力度,全力支持基地发展,优化营商环境,破解发展难题,凝聚发展合力,共同谱写甘南高质量发展的航空篇章,凸显高高原低空飞行安全保障在基地发展与区域经济推进中的重要意义。(编辑:李佳洹 校对:李季威 审核:程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