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陈虹莹 通讯员曹文启 报道:10月26日起,全国民航将正式进入2025年冬航季。内蒙古机场集团积极加密航线网络,搭建起高效便捷的空中通道,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换季后,共有39家航空公司参与内蒙古机场集团航线运营,集团公司各成员机场航班时刻量合计5176个/周,日均航班计划739架次,相较于2024年冬航季航班量增长约15%、日均增加97架次;计划运营航线238条,计划通达城市达到85个。
呼和浩特机场枢纽网络更加完善
冬航季,呼和浩特机场在时刻资源利用、驻场运力引进、航线结构优化等方面同比均有所提升,区域航空枢纽功能进一步增强。
时刻利用方面,在民航局“航线网络结构基本稳定、航班时刻总量基本不增”的换季政策下,呼和浩特机场通过协助多家航司开展航班时刻共同经营,解决时刻需求共计268个/周,有效提升了余量时刻的使用效率。
运力引进方面,呼和浩特机场驻场运力最多可达43架,其中,中型机14架,百座以下小机型29架。成都航空同比新增2架A320机型,华夏航空同比新增1架A320机型。
航线结构方面,一是至区外航线网通达能力持续增强。呼和浩特至长三角地区航班量日均19班,其中上海日均7班,杭州、南京日均4-5班;至成渝地区航班量日均10-11班,其中成都日均6-7班,重庆日均4-5班,同比分别增加1班;至粤港澳大湾区航班量日均8-9班,其中广州日均5班、深圳日均3-4班。其他旅游热点城市中,至西安、海口、哈尔滨、沈阳等多个城市航班量日均4班以上;至厦门、郑州、石家庄等多个城市航班量同比增加每日1班。二是区内呼支快线稳定增长。冬航季,呼和浩特机场通航区内机场的计划航班总量可达日均70-71班,其中,至赤峰日均13-14班,至呼伦贝尔日均12-13班,至通辽日均10-11班,至锡林浩特、乌兰浩特日均8-9班,其他区内机场日均1-3班。三是对蒙通道进一步加密。冬航季,呼和浩特至蒙古乌兰巴托航线由每周6班加密至每周11班,实现了日均1-2班的航班密度,达到历史最高水平。
“经呼飞”中转方面。“经呼飞”服务品牌已实现与内蒙古全域支线机场及全国13个机场的数据实时互通,确保旅客“一次值机、一次托运”即可直达目的地,无缝中转体验已成为机场的核心竞争力。
支线机场航网通达性持续提升
冬航季,集团公司各支线机场均开通多条至国内重点城市的新增航线,有效提升了各盟市的航空通达能力。呼伦贝尔机场在成功延续香港直飞航线的基础上,新增至重庆、海口、济南、福州等航线,加密至哈尔滨、青岛等航线;赤峰机场新增至郑州、海口、西安、洛阳等航线,加密至成都、重庆、济南等航线;锡林浩特机场新增至郑州、广州、西安、重庆等航线;乌兰浩特机场新增至杭州、重庆、西安等航线,至阿尔山保持每日1班通航。同时,锡林浩特等多家机场均针对冬季“冰雪游”开发“机票+滑雪”等航旅融合产品,助力自治区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
“支支通”航线网络提质升级
冬航季,“支支通”航空网络计划开通航线45条,同比增长12.5%、增加5条,航线可联通自治区全部盟市,实现了区内全覆盖。
运力与航线方面,内蒙古机场集团与天津航、华夏航、成都航、天骄航等航司继续深化合作,计划投入运力31架,其中5架为A320机型,执行至西安、成都、济南等支支出区航线,航线品质进一步提升。冬航季,在解决东部“折返飞”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区内东西部、中西部机场间的联通率。首次开通阿拉善左旗至赤峰,乌兰察布至通辽、赤峰、锡林浩特,霍林河至赤峰等多条直飞航线,以此确保旅客能够在区内快速通达其他盟市。
产品与票价方面,内蒙古机场集团将推出一系列“支支通”航线优惠政策,票价低至200元起。内蒙古机场集团联合华夏航、天骄航推出“云上公交”次卡产品,有多次出行需求的旅客,可在各大OTA平台、华夏航、天骄航官网购买次卡产品,享受优惠、便捷的“公交化”民航出行体验。
内蒙古机场集团将持续践行“人民航空为人民”的行业宗旨,持续优化区内整体航线网络,推动自治区航空市场协同高效发展,为自治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民航力量。(编辑:金杰妮 校对:王亚玲 审核:程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