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新疆机场集团真情帮扶新疆于田县木尕拉镇脱贫
“我们这里一年平均有260天是浮尘天气,其中60天属于重度污染。”看着漫天的黄沙,新疆机场集团驻木尕拉镇阿亚格喀群村工作队队长兼第一书记李毅刚打趣地说,“与沙尘融为一体,把沙土变热土,就会发现每天吃的‘沙拌饭’香着哩!”
于田县位于新疆南部,昆仑山脉北麓、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这里是60多年前,骑着毛驴上北京接受毛主席接见的库尔班大叔的家乡。长期以来,受农业基础设施薄弱、自然环境恶劣等因素制约,当地社会经济发展较为缓慢,国家级贫困县的帽子始终无法摘掉。
自2014年定点帮扶于田县木尕拉镇以来,新疆机场集团以强烈的政治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认真执行定点扶贫工作任务,先后派出6批工作队,前往木尕拉镇4个村开展对口扶贫工作;2018年,集团又主动认领“访惠聚”驻村工作及深度贫困村驻村任务,在原有4个“访惠聚”驻村工作队的基础上新增帮扶8个深度贫困村,派驻27名“访惠聚”驻村工作队员和8名深度贫困村第一书记,不仅给当地各族群众送去了脱贫资金,还送去了新的生活、生产方式。
精准帮扶
让“输血”变“造血”
六七月的于田,田地里麦穗已是一片金黄,核桃、杏儿挂满了枝头。来到巴什喀群村村口,一个极具民族风情的商业小镇映入眼帘,木质的村口牌楼上的“天缘旅游小镇”几个大字分外醒目。这是新疆机场集团2016年发挥国有资本的引领带动作用,与于田县政府合作,采用“产业扶持+招商引资”模式,共同持续开发建设的旅游产业扶贫项目。
走进村子,整洁平坦的道路,富有当地民族特色的门面房和庭院,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新农村面貌。新疆机场集团驻巴什喀群村第一书记岳忠义说:“加强旅游小镇基础设施建设,就是要通过旅游业的发展,带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帮助当地老百姓足不出户就能就地就近就业,吸纳式带动更多贫困户积极投入旅游业,实现脱贫并提高经济收入。”
巴什喀群村地处城乡接合部,人均耕地面积小。新疆机场集团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将转移就业和发展产业作为主要脱贫措施,结合社会力量,在大力发展旅游业的基础上,还建设了蔬菜大棚、养殖合作社等,在“输血”的同时,提高了当地百姓的自主“造血”能力。
转移就业
让贫困户有了“薪”天地
“新疆机场集团‘访惠聚’驻村工作队来到我们这里,就千方百计帮助老百姓增加收入、发展村集体经济,带领大家脱贫致富奔小康。”阿热木喀木村村支书吾布力·赛地站在由新疆机场集团协调铺就的“机场路”上自豪地说,“以前这条路是坑洼不平的土路,路边都是土坯房。经过6年的发展,我们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整洁气派的农家庭院、修到家门口的柏油路,现代化的镇幼儿园教学楼,喷涌而出的清澈井水,农民文化活动的大舞台……还有占地3.4万平方米的扶贫产业园。”
阿米娜木·麦麦提孜是阿热木喀木村的村民。在扶贫产业园区建成后,她来到园区赫彩服饰公司上班,从一名普通的家庭妇女变成了班组长。“感谢党和政府的关怀。”阿米娜木满怀感激地说,“自从有了工作,生活条件好了,思想也解放了,我现在对未来充满了向往和自信。”为了让大家安心工作,避免因家庭原因再度返贫,服装厂还专门开设了托儿所,解决了女工们的后顾之忧。
自2014年以来,新疆机场集团主动作为,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为贫困户搭建平台,创造就业机会,协调于田县党委、政府投资近5000万元,在于田县木尕拉镇阿热木喀木村建设扶贫产业园区,并通过招商引资,引入福建赫彩服饰公司入驻。公司一期投入2000万元资金,建设了服饰加工生产公司,目前已提供贫困人员就业岗位700余个,年底有望解决就业1200人。未来,全部建成投产后,可提供1600个就业岗位,为签订劳动合同的贫困人员提高收入,达到脱贫标准。
脱贫路上
让“头雁领着群雁飞”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只要有信心,沙土变成金”。每天清晨,这样充满正能量的口号都会在吐格曼阔恰村天缘好馕合作社厂区内响起。
走进打馕车间,25个馕坑一字排开,和面、制坯、打馕。所有工人以流水作业的形式有序操作。“去年新疆机场集团在我们村投资建设了这个天缘好馕合作社,看到一个企业能为我们村做这么多事,我很感动,也想为家乡出一把力,让大家过上好日子。”麦西热甫动情地说。
头雁先飞众雁随。新疆机场集团坚持扶贫与扶智并举,在强化产业扶贫、加大培训力度、强化转移就业上狠下功夫,采取“公司+政府+贫困户”的模式,投资200余万元在吐格曼阔恰村卫星工厂内建成了打馕合作社,提供了110余个就业岗位,培育了一批像麦西热甫这样有打馕技术和经验的致富带头人,脱贫致富按下快进键。
“授人以渔”
让更多贫困户实现家门口就业
“我们村地广人稀,水资源丰富,植被茂盛。”库开仁村第一书记助理李修博告诉记者“只有因势利导发展种植、养殖、旅游这些适合本村实际的产业,才能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
精字为本准当先。新疆机场集团采取“公司+大户+政府”合作模式,投入30万元建成一座木材加工合作社,提供30个~50个就业岗位;投资40万元建设苇叶加工合作社,提供120个就业岗位;采取“公司+政府+养殖大户+贫困户(政府补贴)”合作模式,合计投入219万元在巴什喀群村设立畜牧养殖示范区,购买1700只扶贫羊,提供50个就业岗位;在阿亚格喀群村环城公路附近栽种近5万棵树苗,建设了90亩特色优势林业种植基地;引进了木耳大棚项目,脱贫致富形成长效帮扶机制。
脱贫致富任务艰,战天斗地有作为。自2014年新疆机场集团开展“访惠聚”驻村工作以来,已累计投入资金3000余万元,6个村贫困人口减少0.76万人,村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得到明显提高,贫困人口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创造了有利条件。
目前,新疆机场集团所驻12个村共有5110户、20025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2084户、8761人。2019年,新疆机场集团将继续坚定实施集中攻坚和巩固提高“两步走”战略,在巩固过去脱贫攻坚工作成果的基础上,实现2019年计划脱贫7个村、1198户、5007人的目标;2020年实现12村全部脱贫,并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通讯员党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