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钱擘 通讯员韩卫、张丽、李炎明 报道:国庆中秋长假来临,厦门机场的福建省李泳技能大师工作室创新推出了“水火不容”五关前置防控机制,正以“安全优先、服务并重”为原则,系统构建旅客全流程安检新体系,保障出行高峰。
这一机制,旨在既防范旅客携带液体、火种等禁限带物品进入候机楼,又破解部分旅客反映强烈的过检“效率低、体验差”等问题,持续探索“如何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提升服务效率”。“水火不容”前置机制的实施,是为了把以往旅客被动、随机处理禁限带物品的模式,转变为在进入候机楼各环节主动提醒、提前处置,有效提升旅客出行的从容度与秩序感。
该机制以“精准防控、服务前置”为核心,覆盖旅客从进入候机楼至完成安检的全流程,在入口、值机区、待检区、安检通道等关键节点,设置提醒、宣传与检查环节;特别是在待检区域构建“3-5-2”立体宣导体系,确保旅客在排队过程中至少接受3次人员宣传、途经5块提示牌、收听2轮广播,系统引导旅客主动处理禁限带物品。
李泳技能大师工作室牵头人李泳介绍:“传统模式侧重于在安检通道内发现禁限带物品后进行拦截与处置,不仅需开包检查,还要按规范复检,导致旅客体验差、效率低。而‘水火不容’机制将80%的处置环节前移,变被动为主动。”
如今,在厦门机场,通过走动式宣传与互动式提醒,安全、服务与流程在无形中融为一体。该机制融合了工作室团队多年总结的“预判、预检、预处置”三预工作法,通过流程再造,推动安全防控从“被动处置”向“主动干预”转变。
数据显示,机制实施以来,“水火不容”五关前置防控机制已累计拦截火种约121万个,同时拦截液体162万瓶。
在该机制的引导下,厦门机场旅客主动自弃禁限带物品的比例提升至89%,安检通道检查效率由原来的110–120人/小时提升至140–150人/小时,效率提高近20%,实现安全有保障、服务有效率的“双提升”。
福建省李泳技能大师工作室由全国首批民航安检技师、全国交通技术能手、国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个人、元翔厦门空港安检护卫部李泳领办。多年来,工作室扎根一线,深耕民航安检技术提升与高技能人才培养,荣获“福建省工人先锋号”、“全国民航五一劳动奖状”等多项荣誉。(编辑:李海燕 校对:陈虹莹 审核:韩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