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汇总>中国机场
扬泰机场双节再推特色市集 航旅融合让候机变“淘趣”体验
来源:中国民航网2025-10-02 19:43:00

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胡夕姮 通讯员武小吉 报道:2025年中秋、国庆“双节”出行高峰期间,扬州泰州国际机场(以下简称“扬泰机场”)在候机大厅推出“寻味高邮·邮此起航”特色市集。这是继春运期间成功打造“仪征味道”特色场景后,机场再次将地方美食文化与航空出行场景深度绑定,通过“航旅+在地特色”的模式,让旅客在候机间隙轻松“淘特产”,为旅途增添地道风味的同时,通过业态升级为商家搭建合作桥梁,持续深化航旅融合新实践。

扬泰机场此次精准延续“地方特色进航站楼”的成功经验,特邀11家高邮本土企业进行展示。活动现场,高邮大闸蟹、大虾、双黄蛋、麻鸭制品等特产,搭配香酥毛刀鱼、香酥银鱼、肯乐鸡爪、茶干等特色小食同台亮相,同步搭配本土歌舞表演。该特色市集每日开放5小时,即便在有限的服务时段内,仍收获了旅客的热烈响应,全程成交近2000单。旅客在等待登机的碎片时间里,既能近距离感受高邮饮食文化的独特魅力,又能以源头价格选购地道特产,候机时光因此变成了充满“烟火气”的体验时刻。从9月30日开门迎客的人气爆棚,到10月2日收官之日的热度不减,“高邮味道”特色市集始终是旅客咨询选购的热门之选。

扬泰机场候机大厅里的特色市集(扬州泰州国际机场供图)

旅客的主动参与与口碑传播,成为航旅融合场景受欢迎的最佳证明。广东旅客王先生本是匆忙赶机,路过市集时被香酥毛刀鱼的鲜香吸引,试吃后当即决定下单100单,委托商家直接快递至家中。“平时在商超难买到这么地道的特产,香酥不腻,机场直接对接厂家,既新鲜又实惠,送亲友再合适不过。”同样被“圈粉”的还有一支东北旅行团。团员们在品尝香酥银鱼的酥脆、肯乐鸡爪的独特风味及董糖的清甜后,纷纷前来抢购,不少人临上飞机前排队时仍在追加购买,其中最多一人当场入手30盒。“原本只是候机时的偶然发现,没想到成了全团的‘心头好’,带着这些‘高邮味道’回家,比任何纪念品都实在。”

对11家参展的高邮本土企业而言,机场搭建的不仅是直面全国旅客的展销平台,更成为拓展多元合作渠道的重要纽带。“以往我们主要深耕本地市场,想触达外地客户和商户难上加难。”某高邮企业负责人坦言,此次借助机场特色市集,不仅通过厂家直销模式收获大量散客订单,更实现了合作渠道的双向拓展:一方面,他们与机场内多家商户门店达成初步合作意向,为产品打通长期进驻机场商圈的进货渠道;另一方面,不少出游的商务人士在选购特产时,与企业现场交流并交换联系方式,为产品拓展外部市场埋下伏笔。这种“散客订单+渠道合作+商务意向”的多重收获,让企业在提升销量的同时,进一步扩大了品牌影响力。而这种“商家获机遇、旅客得实惠、机场增活力”的多赢格局,正是航旅融合模式的核心价值所在。

扬泰机场相关负责人表示,从春运“仪征味道”的试水成功,到此次“高邮味道”特色市集每日5小时开放仍成交近2000单的亮眼成绩,是机场探索航旅融合的持续实践。“我们希望打破‘机场只是出行节点’的固有认知,通过引入地方特色资源,把候机时间变成旅客的‘体验时光’。”未来机场将继续深挖区域文化与特色资源,计划融入更多周边地区的在地元素,让不同地域的“家乡味道”与“文化符号”走进航站楼,持续丰富机场商业业态,让航空服务更具地域温度。

从“仪征味道”到“高邮味道”,从“赶飞机”到沉浸式“淘特产”,扬泰机场以地方特色为桥梁,为旅客打造更具记忆点的出行体验,构建起“航空枢纽+地域文化”的航旅融合新路径。后续,机场不断优化服务场景,让航空枢纽成为连接旅途与在地文化的重要纽带,推动航旅融合向更深层次、更优体验迈进。(编辑:李海燕 校对:陈虹莹 审核:韩磊)

责任编辑:lihaiyan 000
推荐新闻:
首都航空:做优首乘服务 助旅客圆梦蓝天
深圳航空郑州基地:万米高空“镜”显真情
江西航空开展主题机上活动
中国航油山西分公司团委组织参观抗战主...
中国民航大学工商管理学科建设研讨会在...
中国航油广东公司“全电食堂”改造项目...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机场急救中心成功协...
壹通无人机公司签署多边保险服务协议
中国民航大学召开航空国际商务专业建设...
阿斯塔纳航空广州—阿拉木图航线增至每...
锡林浩特机场暑运旅客吞吐量创历史新高
技术进阶助推航空保障升级 宁夏机场承接...
山东东营机场安检:筑牢安全防线 + 升级...
易斯达航空恢复运营以来客运量累计突破1...
东航江苏公司2025年职工子女暑托班圆满结业
民航湖南监管局党委中心组集中研读《习...
民航安徽监管局对芜宣机场开展暑运安全督查
中国民用航空宣传教育中心2024年度部门决算
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2024年度部门决算
青岛空管站守护暑运天路 力保航班高效运行
返回首页
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24158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006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10120170026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7

本网站所刊登的《中国民航报》及“中国民航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制作单位:中国民航网 办公电话:010-67355289 传真:010-67355289 通信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十里河2264信箱 邮政编码:10012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55289 举报邮箱:news@caacnews.com.cn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常年法律顾问—北京市安理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