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汇总>中国机场
去北京新机场方便吗?登机步行时间不到8分钟
来源:人民网社会频道2016-11-29 09:28:00

记者最近在北京新机场施工区现场看到,航站楼主体结构已经露出地面,工程现场塔吊林立,航站区各项目正按计划有序实施。新机场航站楼为何要采用“凤凰开屏”的造型?旅客到新机场乘车是否方便?随着新机场容颜初绽,这些疑惑都得到了解答。

机场快线直达市内,到天津大约1小时

北京新机场位于北京的最南端,处于京津冀核心地带。据北京新机场建设指挥部新闻发言人朱文欣介绍,新机场距离天安门的直线距离为46公里,旅客到新机场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可能较首都机场要高一些。因此新机场在建设之初就着力完善交通体系,将公路、城市轨道交通、高速铁路、城际铁路等多种交通方式整合,打造“五纵两横”的综合交通主干网络。

“五纵”是指新机场连接北京市中心的快速轨道(新机场快线)、北京至霸州铁路(京霸铁路)、大广高速北京六环至黄垡桥段、京台高速北京五环至市界段、北京城区经新机场至霸州高速公路(新机场专用高速);“两横”为机场北线高速公路、廊坊经新机场至涿州城际铁路(廊涿城际)。

旅客可通过新机场专用高速和新机场快线直达北京市中心区域,通过高速公路网、城际铁路、高速铁路以及外围铁路跨线衔接,1小时左右可通达天津、唐山、保定等城市,2小时左右可通达石家庄、秦皇岛、济南等城市,3小时左右可通达太原、郑州、沈阳等城市,广泛建立与周边城市的连接,大幅增强了新机场的枢纽辐射能力。

更值得一提的是,新机场首次采用轨道站台与航站楼的一体化设计,实现了“立体换乘、无缝衔接”。轨道交通在航站楼地下纵贯穿越,站台位于航站楼进出港大厅下方,旅客到达航站楼后,可在站厅层办理乘机手续并通过安检,或乘坐电梯直达国际出发层。站厅层还可提供各类轨道之间的换乘,为空铁联运创造了有利条件。

乘客登机步行时间不到8分钟

在效果图上可以看到,候机楼呈现从中心放射出5条指廊的“凤凰开屏”造型,目前已经开建,预计明年3月完工。

五指廊构型的设计只是为了美观吗?

朱文欣介绍,这种构型的特点是指廊短,旅客从航站楼中心到最远端登机口步行距离不超过600米,步行时间不到8分钟。

同时,航站楼流程首次采用双层出发工艺设计来满足7200万人次旅客吞吐量的陆侧车道边需求,部分机位采用国内国际混用,设立中转手续集中办理区。候机空间兼顾室内室外环境,五指廊端部以丝园、茶园、瓷园、田园和中国园为主题,为旅客打造中国园林候机体验。

为保证航站楼结构的抗震安全,采用了先进的组合隔震技术,设置了1232个橡胶隔震支座和弹性滑板支座,大幅度提高了航站楼结构的抗震性能,解决了超大超长混凝土结构裂缝控制的技术难题,成为目前国内最大的隔震建筑。

此外,新机场跑道的“三纵一横”全向构型在国内也尚属首次,“三纵一横”构型适合京津地区的空中运行特点,最大限度地利用了北京地区紧张的空域资源,减少飞机空中运行时间和地面滑行距离,是实施绿色机场建设的标志性成果之一。

新机场计划于2019年建成通航,远期规划旅客吞吐量1亿人次以上,本期按照2025年旅客吞吐量7200万人次、飞机起降量62万架次的目标设计。截至今年9月,主航站楼混凝土工程量已完成60%以上,飞行区工程全面进行土方、地基、排水、下穿道等施工作业。

北京新机场建成后,中国航空集团公司等星空联盟成员将保留在首都机场运营,中国东方航空集团公司、中国南方航空集团公司等天合联盟成员整体搬迁至北京新机场运营。新机场将与北京首都国际机场相对独立运营,共同承担京津冀地区国际国内航空运输业务,形成适度竞争、优势互补的格局。(赵展慧)

责任编辑:邢路 000
推荐新闻:
首都航空:做优首乘服务 助旅客圆梦蓝天
深圳航空郑州基地:万米高空“镜”显真情
江西航空开展主题机上活动
中国航油山西分公司团委组织参观抗战主...
中国民航大学工商管理学科建设研讨会在...
中国航油广东公司“全电食堂”改造项目...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机场急救中心成功协...
壹通无人机公司签署多边保险服务协议
中国民航大学召开航空国际商务专业建设...
阿斯塔纳航空广州—阿拉木图航线增至每...
锡林浩特机场暑运旅客吞吐量创历史新高
技术进阶助推航空保障升级 宁夏机场承接...
山东东营机场安检:筑牢安全防线 + 升级...
易斯达航空恢复运营以来客运量累计突破1...
东航江苏公司2025年职工子女暑托班圆满结业
民航湖南监管局党委中心组集中研读《习...
民航安徽监管局对芜宣机场开展暑运安全督查
中国民用航空宣传教育中心2024年度部门决算
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2024年度部门决算
青岛空管站守护暑运天路 力保航班高效运行
返回首页
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24158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006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10120170026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7

本网站所刊登的《中国民航报》及“中国民航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制作单位:中国民航网 办公电话:010-67355289 传真:010-67355289 通信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十里河2264信箱 邮政编码:10012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55289 举报邮箱:news@caacnews.com.cn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常年法律顾问—北京市安理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