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汇总>科研院校
山东航空学院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 红蓝双融大思政课赋能新生入学教育
来源:中国民航网2025-10-27 13:48:00

《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许晓泓 通讯员商世昌杜常青金志杰 报道:近期,山东航空学院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锚定新生入学教育关键环节,坚持以党的创新理论铸魂育人,依托“E路领航电燃梦想”大思政课品牌项目,创新实施“‘E’启新程红蓝筑梦”专项行动,构建“沉浸式体验+互动式实践+朋辈式引领”三维育人体系,着力引导新生实现思想转变,系统推进生涯规划教育与专业实践融合,助力学生尽快适应校园生活、筑牢思想根基、夯实专业基础、明确发展方向,为高质量开启大学生涯奠定坚实基础

深化思政专业融通,筑牢理想信念根基

学院坚决贯彻“大思政课”建设部署,紧扣“改革创新主渠道教学”要求,成立由党委牵头的新生入学教育工作领导小组,通过党政联席会科学制订实施方案。组建由党委书记、专业带头人党员教师为主体的“E课堂”宣讲团,率先开设“思政+专业”融合导学第一课。课堂紧密对接无人机电力巡检、新能源航空技术等学科前沿,深入解读国家战略背景下“科技自立自强”的时代意义;通过梳理学科发展历程,生动诠释“航空报国”使命与“工匠精神”传承。创新开展“我的专业理想”微分享活动,“最佳初心宣言”通过“E心壹驿”微信公众号集中展示,有效引导新生从“被动接受”转向“主动思考”,切实增强专业认同与思政自觉,实现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同向同行。

搭建学业帮扶桥梁,夯实专业技能基础

学院积极落实“善用社会大课堂”“构建实践教学工作体系”要求,着力搭建“朋辈帮扶+技能实训”育人平台,全面提升新生专业认同与实践能力。组建由15名党员骨干、竞赛获奖者及实验室成员构成的“E起学红蓝助新团”,精心编印《新生专业预习手册》,收录“党员学长笔记”与“竞赛实战心得”,为新生提供精准学业指导。组织新生走进智能车、机器人等实验室,沉浸式了解技术原理与团队攻坚历程;开展“专业工具初体验”实操教学,由高年级党员一对一指导万用表、示波器等基础仪器使用,结合“E来电”助修站志愿服务案例,强化“规范操作、责任在肩”的职业意识,切实提升新生专业素养与实践本领,推动实践教学走深走实。

定格榜样示范力量,激发奋进内生动力

学校积极拓展新工作格局打造可视化、沉浸式育人阵地,充分发挥榜样示范作用。策划举办“榜样的力量”E点影像主题展,设立“党建红・先锋榜”与“航空蓝・技能星”展区,集中呈现支部荣誉、志愿服务纪实、考研风采、优秀毕业生与竞赛获奖典型,每幅作品附有“榜样寄语”,增强感染力和引领力。创新开展“我的大学初印象”短视频征集,为新生建立“成长档案”,同步组织“寻找我的榜样”互动评选,将高票事迹转化为微党课素材,推动榜样教育融入日常、渗入成长,实现思政引领入脑入心。

筑牢心理健康防线,营造健康育人生态

学院着力构建全方位心理健康支持体系。邀请心理专家开展适应性专题讲座,组织2名心理咨询师开展“融入新集体·逐梦新征程”团体辅导,通过破冰互动、集体创作等形式缓解新生焦虑情绪。结合“E来电”助修站应对挫折的真实案例,讲授“积极自我对话”等心理调适技巧,提升抗压能力与情绪管理水平。依托“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设立“党员先锋岗”,由学生党员常态化倾听新生诉求、分享生涯经验与学习方法,为新生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未来,山东航空学院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持续贯彻“大思政课”建设要求,精研学科专业特色与学生成长需求,优化“红蓝双融”育人机制,将思想引领贯彻人才培养全过程,为培育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新时代电气新人注入强劲动力。(编辑:许浩存 校对:李佳洹 审核:程凌)   

责任编辑:xuhaocun 000
推荐新闻:
三亚民航2025年职工篮球比赛拉开战幕
乌拉特中旗机场开展安检设备“全面体检...
西北空管局空管中心圆满完成新建南二跑...
赤峰机场顺利完成秋季设备换季维护工作
呼伦贝尔机场联合机场商贸开展中秋主题活动
东航江西分公司举办贵宾厅双节主题活动
首都航空:做优首乘服务 助旅客圆梦蓝天
深圳航空郑州基地:万米高空“镜”显真情
江西航空开展主题机上活动
中国航油山西分公司团委组织参观抗战主...
中国民航大学工商管理学科建设研讨会在...
中国航油广东公司“全电食堂”改造项目...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机场急救中心成功协...
壹通无人机公司签署多边保险服务协议
中国民航大学召开航空国际商务专业建设...
阿斯塔纳航空广州—阿拉木图航线增至每...
锡林浩特机场暑运旅客吞吐量创历史新高
技术进阶助推航空保障升级 宁夏机场承接...
山东东营机场安检:筑牢安全防线 + 升级...
易斯达航空恢复运营以来客运量累计突破1...
返回首页
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24158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006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10120170026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7

本网站所刊登的《中国民航报》及“中国民航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制作单位:中国民航网 办公电话:010-67355289 传真:010-67355289 通信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十里河2264信箱 邮政编码:10012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55289 举报邮箱:news@caacnews.com.cn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常年法律顾问—北京市安理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