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胡夕姮 报道:在近日落幕的2025年“高教社杯”大学生“用外语讲好中国故事”短视频大赛全国总决赛中,上海民航职业技术学院跨学科学生团队凭借作品《Flying Beyond | 飞向未来》脱颖而出,一举斩获全国特等奖,展现了民航学子卓越的专业素养与跨文化传播能力。
该获奖团队由公共基础学院成盛、马艳红两位老师联合指导,胡嵘(通用航空与无人机学院)、傅强、高继(空港管理学院)、任柯宇(飞机制造与维修学院)四位同学组成。作品以中国“低空经济”发展为主题,创新性地将航空专业知识与外语表达能力深度融合,向世界讲述了中国民航事业的新故事。

实地调研赋能创作,专业内容视觉化呈现。在通用航空与无人机学院高军老师的鼎力支持下,团队深入上海高而远通用航空有限公司开展实地调研,亲眼见证并拍摄了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等前沿科技,为作品注入了真实的工业质感。在老师“专业内容视觉化”的指导下,高继、傅强执笔撰写脚本,任柯宇负责镜头捕捉与配音,胡嵘完成最终剪辑与润色,成功将深奥的航空知识转化为通俗易懂、富有感染力的视觉影像。
外语与专业深度融合,精准传递中国声音。成盛与马艳红老师对英文脚本进行了多轮精细化打磨,确保语言既准确又地道。这不仅提升了作品的竞争力,更是一次成功的跨文化传播实践。
作为团队主创,胡嵘同学从自学摄影与视频制作的“技术控”,成长为在全国舞台上用流畅英语演讲的“实力派”,其跨越式发展体现了学院人才培养的综合成效。“这次比赛让我们把课堂所学用在了‘真刀真枪’的赛场,”胡嵘分享道,“团队协作、专业应用与跨文化表达能力的提升,是比奖杯更珍贵的财富。”
赛教融合,点亮学生高光时刻。指导老师成盛表示,此次获奖是学院长期践行“赛教融合”与“跨学科协作”育人模式的生动体现。学院通过将外语教学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搭建跨学科课程体系、项目实践以及竞赛平台,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潜能和专业激情。未来,学院将鼓励更多学子参与高水平竞赛活动,为他们提供展示才华的广阔舞台,培养更多具有国际视野、专业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

胡嵘同学赛后感言(本文图片由成盛、马艳红摄)
此次比赛是一次很好的机会,在前期素材收集与脚本撰写的过程中,每位团队成员都锻炼了团队协作,沟通及应用能力。在视频制作过程中,表达能力及剪辑能力也都得到了实实在在的提升。此次比赛也提供了一个平台,可以一睹来自全国其他省份的优秀本科及职业院校团队的作品,与他们在赛场中互相交流经验,共同学习,共同成长。未来还会有许多此类比赛的机会,对英语、视频制作方面感兴趣的同学们可以积极参加,让自己的综合能力更上一层楼。(编辑:张薇,校对:张彤,审核:程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