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庞杰/摄)
中国民航网 通讯员张骞 报道:1月8日上午,中国民航大学首期教师岗位初级资质培训班的80名新入职教师在经过近一个月的集中学习培训后,顺利完成“学校和民航认知”模块学习,参加集中闭卷考试。
按照《教师岗位初级资质培训方案(试行)》要求,“学校和民航认知”模块培训的目的是希望通过职能部门领导和专家讲授的方式,使新入职教师了解学校的总体情况、管理机构与相关规章制度等内容,掌握航空安全、空中交通管理、民用航空器、航空运输、机场等方面的基本知识,为提高办事效率和加深对民航行业特色的理解奠定基础。
航空工程学院飞机系教师华磊走出考场后表示,“好久没有这样参加考试了,还真有点紧张,为了能够考好,认真复习了好久。我是学材料专业的,通过这次培训,学到了很多民航专业知识,对学校也有了进一步了解。”
据了解,初级资质培训面向学校新入职教师,是独立授课资格的准入和评聘讲师职务的条件之一。首期教师岗位初级资质培训班于2015年12月7日正式开班,由校人事处、教务处共同举办,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承办。培训课程分为“学校和民航认知”、“教学能力培养”和“教学能力实训”等三个模块,其中“教学能力培养”与“教学能力实训”两个模块合并进行考核。参加全部三个课程模块的培训并考核合格者,发放教师岗位初级资质证书。
近期,首期教师岗位初级资质培训班学员将进入“教学能力实训”模块培训和考核环节。其中,拟承担理论课教学任务的教师,助课课程学时不低于36学时;拟承担实验或实习课教学任务的教师,助课学时不低于40学时;拟承担学生管理工作任务的专职辅导员,按照学工部制定的教学大纲,从中选择不低于36学时的内容进行助课或实践。学校将为新入职教师指定助课课程和教学指导教师,充分体现以老带新。最终,综合助课材料评价和现场试讲评价的成绩合并进行排序,排名前90%者,培训考核合格,颁发“初级资质培训合格证”;排名后10%者,培训考核不合格,需要重新参加下一次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