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民航智库>智库专家>群言堂
国内超九成飞机放开使用手机 空中WiFi配套呼之欲出
来源:中国民航网2018-02-02 15:37:00

1月16日,随着民航局《机上便携式电子设备(PED)使用评估指南》的正式发布,各航空公司纷纷响应,竞速宣布放开机上手机使用。截至2月1日,仅半个月,国内已有33家航空公司实现了“空中开机”的历史性突破。

QQ图片20180201161338.jpg

根据上述航空公司拥有的机队数量测算,目前已经有2980架飞机可以开机乘坐了,在中国运营机队总规模(3261架)里占比91%。最近,越来越多的乘客过了一把空中玩手机的瘾,还有个别乘客甚至体验了空中WiFi的“云端冲浪”。能上网的飞机能不能再多点?网速能不能再快点?空中WiFi的呼声空前高涨。

据统计,在2980架开放手机使用的飞机中,仅有100架左右可以连接互联网,占总机队规模的3%。而这百架左右的飞机,提供的是基于Ku卫星的机上互联网服务,因此在网络体验上,仅与手机的3G网络相当。因此也不难理解乘客关于高速空中WiFi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

好消息是,国内航空公司近年来早已纷纷行动,超过70%机队规模的多家航空公司已经开始了机上网络测试。虽然相较于国外航空公司,我国机上互联网正式起步较晚,但随着2018年初政策红利进一步释放,空中WiFi部署将踏上“中国速度”。

QQ图片20180201161350.jpg

国内空中WiFi何时能够普及?

一、先看技术基础

在我国,空中WiFi主要基于卫星通信系统上网。而目前能用于WiFi服务的卫星技术又分为Ku和Ka两种。Ku卫星技术发端实践较早,但带宽窄、费用高,同时在线的乘客一多,网速便会急速下降。Ka卫星技术具有后发优势,带宽容量都有显著提升。2018年1月23日,伴随我国首颗高通量Ka通信卫星实践十三号(中星16号)正式投入使用,每架飞机可提供高达100Mbps的带宽,空中上网也可实现4G网速!

后续我国还将部署更多大容量的高通量卫星,预计到2020年后,将形成覆盖中国全境以及亚太地区、容量接近200Gbps的通信容量。

二、看产业链基础

在我国,空中WiFi的产业链基本形成了“卫星运营商负责卫星资源保障、网络服务商提供基础网络服务、设备供应商提供符合适航认证的IFEC产品和解决方案”协同分工。

中星16号正式投入使用,为国内空中WiFi的发展提供了高通量Ka卫星资源保障。

去年底,网络服务商中国电信和中航材签署了机上互联网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加快推进高通量卫星网络系统部署,面向乘客提供安全、高速、经济的客舱宽带上网服务。

国产民用航空电子设备供应商也为空中WiFi的全面到来做好了准备。早在去年上半年,国内机上互联网系统提供商飞天联合就发布了自主研发的基于Ka高通量卫星的机上娱乐及网络(IFEC)系统,并先后获得了CAAC、FAA和EASA适航认证,是中国民用航空电子企业里的第一家。并首家完成了IFEC系统和中星16号的地空对接测试。

三、看市场基础

据民航局统计,去年国内民航旅客运输量超过5.49亿人次,人均航线时间约为2.5小时。也就是说,每年中国人有超过10亿小时在飞机上。空中WiFi独特的场景价值,10亿小时的巨大时间入口,必将催生商业运营的广阔市场,惠及航空公司、增值服务提供商、出行服务商、硬件设备供应商、机上电子商务供应商、卫星运营商以及广告商。

更有专家预测,到2021年,中国机上互联网机队规模有望接近总机队规模的50%,超过2400架。

QQ图片20180201161402.jpg

各种条件都已具备,空中WiFi全面配套呼之欲出。2018年,一起解锁空中玩手机的新姿势吧!(中国民航网 通讯员夫艳)

责任编辑:wanglei
相关新闻: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与安委会开展交流共建
江西航空团委联合江西民航各单位团委举...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组织开展健步走活动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开展五一节前安全专项行动
绵阳机场顺利完成活体器官运输保障任务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开展作风建设专项工作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下好消防“关键棋”...
中南空管局运行管理中心派员参加广东省...
中南空管局通信网络中心高效完成空管光...
民航局空管局运行管理中心与中南空管局...
中南空管局全力做好地空通信设备民航准...
中南空管局技术保障中心与飞行服务中心...
“海口航空邮件快件监管中心项目—海口...
中南空管局管制中心塔台管制室多措并举...
中南空管局技术保障中心多措并举筑牢雷...
中南空管局气象中心多维度备战空管系统...
中南空管局通信网络中心通信枢纽室“星...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多维度开展春季安全教育
江西航空青年:见义勇为显担当 寒夜善举...
传承雷锋精神,闪耀国门安检——首都机...
返回首页
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24158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006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10120170026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7

本网站所刊登的《中国民航报》及“中国民航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制作单位:中国民航网 办公电话:010-67355289 传真:010-67355289 通信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十里河2264信箱 邮政编码:10012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55289 举报邮箱:news@caacnews.com.cn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常年法律顾问—北京市安理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