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汇总>航空运输
中国特种飞行器研发中心开工在即
来源:中国民航网2016-09-30 08:37:19

助力武汉打造中部区域通航枢纽
  
  《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朱思平 报道:9月29日,中国特种飞行器研发中心开工动员大会在武汉举行,标志着该项目进入建设实施阶段,预示着武汉市通用航空产业将迈向跨越式发展的阶段。

  湖北省国防科工办主任张忠凯,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张文彤,中航工业通飞董事长、分党组书记曲景文、副总经理张枢玮、中航国际副总裁程保忠,中航工业特飞所/中航通飞研究院院所长张明文、党委书记熊贤鹏,以及中航工业驻汉有关企业代表等领导、嘉宾出席项目开工动员大会。

  中航工业通飞董事长曲景文在致辞中介绍了中国特种飞行器研发中心项目的定位以及发展思路,高度评价了该项目在产业布局中的战略地位。他说,今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促进通用航空业发展的指导意见》,为大力发展通用航空产业提供了根本指南。中国特种飞行器研发中心项目是武汉东湖高新区与中航工业通飞全面贯彻国务院决策部署,充分利用各自资源优势,打造的以特种飞行器研发为代表的航空高科技研发基地,将建立研发中心、营销总部和运营总部,进一步优化湖北省、武汉市航空产业结构,促进东湖高新区航空产业的发展,助力武汉打造中部区域通航枢纽。

  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张文彤在致辞中说,湖北省高度重视通用航空产业的发展,正在围绕把中国光谷建设成为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创业中心的目标,大力发展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抢抓我国通用航空大发展的战略机遇,把通用航空作为高新区的重点产业领域,规划建设专业园区,加强与中航工业通飞的战略合作,推进通用飞机研发制造业、工业服务业、高端现代服务业全价值链融合发展,努力把中国光谷打造成为国内一流的特种飞行器研发基地和以特色航空综合体为特征的通用航空综合示范基地。

  据悉,中航工业特飞所/中航通飞研究院依托武汉市的科教、区位优势和发展环境,在东湖开发区先期建立中国特种飞行器研发中心,主要从事军民用水面飞行器和浮空飞行器的研发,在武汉形成通用航空全产业链、全价值链的集群发展,充分发挥航空高科技的引领带动作用,为武汉市地方经济的发展做贡献。2014年6月27日,中航工业通飞、中航工业特飞所/中航通飞研究院共同出资,在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成立武汉中航通飞特种飞行器有限公司,作为项目主体,开展中国特种飞行器研发中心项目建设实施工作。2016年3月26日、6月26日,武汉中航通飞特种飞行器有限公司与北京田东资产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先后签订了《领飞910地效飞行器研制合同》和《领飞910地效飞行器技术协议》,正式开始2吨级地效飞行器项目研制。这是中国特种飞行器研发中心项目落户武汉后,启动的首个研制项目,目前项目研制的各项工作正在稳步推进。

  作为我国唯一从事水面飞行器、浮空飞行器和通用飞机研发与制造的主机研究所,中航工业特飞所/中航通飞研究院先后成功研制我国第一代大型水上飞机、第一艘充氦载人飞艇、第一架实用型地效飞机、第一艘实用型机动式系留气球、第一架超轻型水陆两栖飞机、第一架全复合材料/单发涡桨公务机等众多航空产品,填补了我国航空工业的多项空白。

  未来,中国特种飞行器研发中心项目将建立中国特种飞行器研发中心、营销总部和运营总部,积极落实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与中航工业特飞所/中航通飞研究院签署的《关于中国特种飞行器研发中心的投资协议书》。将致力于打造特种飞行器研发、销售及推广的常态化技术与服务发展平台,促进通用航空产业改革优化,带动武汉市及湖北省通用航空产业的全面发展,推动湖北省产业经济转型升级。

责任编辑:张薇 000
推荐新闻:
二连浩特机场“五一”小长假客座率同比...
五一假期吉安井冈山机场迎送旅客1.18万人次
“五一”假期 乌兰浩特机场完成旅客吞吐...
江西航空开展五四青年节主题机上活动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合创劳模创新工作室:...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与安委会开展交流共建
江西航空团委联合江西民航各单位团委举...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组织开展健步走活动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开展五一节前安全专项行动
绵阳机场顺利完成活体器官运输保障任务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开展作风建设专项工作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下好消防“关键棋”...
中南空管局运行管理中心派员参加广东省...
中南空管局通信网络中心高效完成空管光...
民航局空管局运行管理中心与中南空管局...
中南空管局全力做好地空通信设备民航准...
中南空管局技术保障中心与飞行服务中心...
“海口航空邮件快件监管中心项目—海口...
中南空管局管制中心塔台管制室多措并举...
中南空管局技术保障中心多措并举筑牢雷...
返回首页
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24158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006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10120170026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7

本网站所刊登的《中国民航报》及“中国民航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制作单位:中国民航网 办公电话:010-67355289 传真:010-67355289 通信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十里河2264信箱 邮政编码:10012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55289 举报邮箱:news@caacnews.com.cn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常年法律顾问—北京市安理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