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汇总>航空运输
东航服保经理于和芳:暑运一线的“服务尖兵”
来源:中国民航网2025-07-15 16:28:00

《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胡夕姮 通讯员李晓静 报道:早上九点,东航江苏公司AOC(运行控制中心)大厅一片忙碌。服务保障经理于和芳开始接班,她坐在工位上,仔细盯着屏幕,梳理着运行情况:台风“丹娜丝”的余威正被热对流天气取代,但昨日的航班取消等事项仍在系统里闪烁……这是暑运期间于和芳再普通不过的一个工作日开端。

破茧之路从排忧解难到全局把控

作为公司首批服保经理,于和芳的转型颇具代表性。拥有近20年地面服务工作经验的“老兵”,如今,站在了更高维度的协调中枢。“以前是‘事无巨细’,直接面对旅客为他们排忧解难。现在是‘服务中枢’,需要统揽全局。”她这样描述角色的蜕变。

这个在协同运行大背景下诞生的新岗位,核心使命是成为信息流的“交换机”和服务的“稳压器”。“我们不是直接面对旅客,而是信息的搜集、研判、反馈中心。”于经理解释道,“关键在于第一时间捕捉服务风险点,进行事前甄别、事中干预、事后报告,对需提级处理的事件快速上报请示,避免服务事件升级和负面舆情发酵。”服保经理的存在让服务保障的链条提前咬合,运转更流畅。与飞行签派员专注航班物理运行不同,服保经理的坐标始终锚定在“人”——“我们站在旅客体验的角度,思考如何让服务更平稳顺畅,为现场同事提供决策支持和资源后盾,最终,让整个航班运行更具协调性和人性化。”


温度哲学:在制度与灵活间找到最优解

暑运是民航人一年中的“大考”。“很多旅客是第一次坐飞机,还有很多无人陪伴儿童以及行动不便的银发旅客……他们需要更多的关怀和帮助。”于经理坦言保障压力,“这要求我们的服务更前置、更精细、更有温度。”

近年来,东航推行的“先行服务”理念,在暑运保障中大放异彩。于经理特别提及针对特殊旅客群体的服务革新:“比如,32周以上孕妇乘机,过去需提供适宜乘机证明。现在,我们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充分释权一线。”在不违反安全运规要求的前提下,服保团队协同航医,结合专业判断、与旅客深入沟通及产检信息,灵活评估,极大改善了孕妇出行体验。“先行服务”理念同样适用于所有老、弱、病、残等弱势群体。精准地将信息同步至客舱,确保空中关怀无缝衔接;通知到达站,保障落地后优先照料,形成服务闭环。“核心需要我们‘想客所想,供客所需’,在制度性与灵活性间找到最优解。”

治愈力:“将心比心”背后的职业信仰

说到来东航工作的契机,于经理介绍始于一次偶然。她的本科专业是英语,毕业之际,机缘巧合下收到了东航的面试通知。面试的那天下着大雨,同行的几位舍友都打了退堂鼓,“这么恶劣的天气,咱们专业又不是特别对口,要不不去了?”但当时的于和芳认为机会难得,也想多历练一下,便冒着风雨前去面试,没想到就此与东航结缘。


(本文图片均由东航提供)

24小时轮班制下,凌晨被电话惊醒是常态。“问题解决后的释然,能驱散所有疲惫。”这份坚韧,源于她强大的自我治愈力——既是职场指挥官,亦是双胞胎男孩的烘焙师母亲。今年孩子经历“小升初”,她熟稔地在工作与家庭间切换平衡。“换位思考很重要,”她笑道,“孩子们难免调皮,大人们也会犯错。多想想生活中的美好,多感受家人的关爱,负能量总能被化解。”

追忆曾经在地服部经历的点点滴滴,于经理有些激动地说“确实喜欢这份工作。把旅客当朋友和家人,用积极阳光的心态去面对,再难的坎儿都能迈过去。”当被问及二十年热情何以为继,她眼中闪光:“旅客困境化解时的那声感谢,公司口碑累积的点滴,都在‘将心比心’中转化为职业满足感。”这份扎根一线、历久弥新的服务热忱,正是东航企业核心价值观“客户至尊、精细致远”最动人的注脚。

于和芳的故事,是服保经理团队乃至整个公司一线员工的缩影。从凌晨AOC大厅的决策,到特殊旅客手递手的守护,他们以“精心”洞察需求,以“精准”匹配服务,以“精致”提升品质,以“精细”打磨流程,让东航“创造高品质精彩旅行体验”的承诺落地生根。暑运热浪中,这些俯身躬耕的身影印证:品牌的高度,始于服务者扎根一线的深度;旅途的精彩,源自平凡岗位对初心的执着。编辑:李佳洹 校对:陈虹莹 审核:韩磊

责任编辑:lijiahuan 000
推荐新闻:
东航江苏公司2025年职工子女暑托班圆满结业
民航湖南监管局党委中心组集中研读《习...
民航安徽监管局对芜宣机场开展暑运安全督查
中国民用航空宣传教育中心2024年度部门决算
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2024年度部门决算
青岛空管站守护暑运天路 力保航班高效运行
便捷旅客出行路 乌兰浩特机场新增免费手...
海南航空出席2025年梅西大学中国校友会...
济州航空上半年航班准点率上升4.9个百分点
尖兵闪耀赛场 包头机场消防队全市比武展...
包头机场细化服务举措让旅客旺季出行更安心
江西航空开展八一建军节主题机上活动
锡林浩特机场探索非航新业态
上海监管局全力迎战台风“竹节草” 督...
河南机场集团启动危险品互信社区郑州试...
中国航油广东公司多举措严防基孔肯雅热...
我国自主研制新舟60民用搜救机在陕西成...
江西航空“成都—南昌”航线专属产品助...
东航云南公司地面服务部站坪保障中心用...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扎实开展分层分类廉洁...
返回首页
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24158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006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10120170026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7

本网站所刊登的《中国民航报》及“中国民航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制作单位:中国民航网 办公电话:010-67355289 传真:010-67355289 通信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十里河2264信箱 邮政编码:10012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55289 举报邮箱:news@caacnews.com.cn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常年法律顾问—北京市安理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