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汇总>航空运输
山航:讲述国外学飞行的那些日子(图)
来源:中国民航网2016-06-08 14:11:18

曹际涛

  “你知道触摸云彩的感觉吗?”一名正在大洋彼岸航校训练的飞行学员这样问记者。天空之上的翱翔,很多人的第一联想是浪漫和帅气,可当他打开窗户伸出手去触摸的那一刹那,发现最真实的感受其实是手掌上的水汽。

  别人眼中的飞行和“准飞行员”眼中的飞行有很多的不同。这群蓄力翱翔的学子正经历着从身体到心理的蜕变。在国外学习的日子有苦有甜,从一开始听不懂英语用“这个”“那个”点菜,到适应后信心倍增,学业上踏实进步,生活中自修成了厨子理发师,都是国外学飞的点滴,五味俱全,有笑有泪,却难掩精彩。

刘加瑞

  “全身细胞都被调动”毕生难忘首飞单飞

  2015年下半年,山航新一批飞行学员在通过国外航校的面试后,陆续踏上了大洋彼岸的美国,分散在俄勒冈州Hillsboro航校、有着“空中哈佛”之称的UND航校、乔治亚洲的Falcon航校以及俄克拉何马州的Spartan航校接受培训。

  记者与四个航校的飞行学员都取得了联系,出国近一年,他们目前正处于飞行商照学习阶段,接近整个飞行训练的尾声。有位飞行学员说,在美国近一年的学习与生活,如果用两个字来概括,那就是“通关”,就像游戏里的打怪升级。而在所有关卡中,首飞和单飞则是令每个飞行学员一生难忘的经历。

  2015年6月22日,正是Hillsboro航校学员曹际涛的生日。怀揣着飞行前的紧张激动和对蓝天的向往,他在教员的指导下滑进跑道,推满油门,滑跑起飞。“起飞的那一瞬间,我真的觉得自己变成了一只雄鹰。安全降落后,第一件事就是打电话和家里的父母分享满心的喜悦。”曹际涛说,虽然那只是一架双座塞斯纳152,但从抬轮升空起,原本在地面时的说说笑笑已经换成满脸的严肃认真,内心更是深感安全飞行之路任重而道远。

  朱虎是山航UND航校第四届大改驾(大学生改学飞行驾驶专业)学员,这个25岁的小伙子于2014年6月毕业于大连海事大学轮机管理专业,“我大学毕业以后原本应该到大海去,做一名远洋船员。但出于照顾父母和自身职业定位的考虑,我尝试另外一种选择。”

  他与记者分享了第一次单飞的经历。“当教员从飞机上下去后,我的心情就开始紧张和激动起来。第一次往右座看到的是空无一人,有那么些不适应和不踏实。”朱虎深呼吸几下后,认真地按照检查单完成每项设定。开始滑行后,一边要用手脚控制飞机,一边要用眼睛观察周围交通,还要用生疏的陆空对话与控制人员交流,还要认真细致地完成检查单上的项目设定。

  用朱虎的话说:“当时全身的细胞都被高效地调动了起来,生怕漏掉了什么步骤,错过了什么指令,真希望自己能够有三头六臂来完成繁琐的任务。现在回想起离开地面后的情景,已经有些模糊了。没有了来自右座的指导,只能靠自己之前的所学来独立完成起落航线任务,我没有任何精力去顾及除飞行之外的任何事情,清楚的场景是飞机着地时那个瞬间,因为我知道我已经做到了。我觉得第一次单飞着陆那个瞬间,才是我整个飞行生涯的起点。”

  在褪去飞行初期的兴奋和好奇之后,现在的朱虎对飞行的最大认知是责任。“我选择了飞行,我会一生与责任同行,我会用一切去守护每次的飞行安全。”朱虎说。

陶鑫

  英语是只拦路虎从打手势到倍儿溜

  踏上美国进行飞行训练,大多数飞行学员都是头回出国,需要适应英语环境,用英语进行日常沟通。而飞行过程中,他们也需要使用全英文的陆空对话与地面控制人员进行良好的沟通,以顺利完成飞行任务。讲一口流利的英语成为小伙子们面临的第一个挑战。

  曹际涛原本对自己的英语表达能力很有自信,英语从小就学,张口就能来几句,后来又在飞行学院强化提高,难不成出国还会被英语难倒?而置身全英文环境之后才懂得,“菜鸟”一词说的就是自己。不管是超市买菜还是飞行学习,都得说英语。“想那时,满口Chinglish(中式英语)的我,面对外国教官只好借助bodylanguage(肢体语言),硬着头皮边说边打手势辅助理解。开始也闹出过很多令人啼笑皆非的笑话。”就这样,曹际涛开始了充满趣味和挑战的飞行学习。经过近一年的锻炼,他的英语表达能力已有了质的飞跃,无论是日常用语还是飞行术语,都能应对自如,语言关顺利通过。

  朱虎则从一开始就担心自己的英文不过关。果然,初入航校时因为沟通障碍,很多事情都举步维艰。出去购物吃饭时,不得不用“这个”“那个”去点单。“有次在沃尔玛我想买盒蛋糕,回到家发现那是盒蛋糕粉……”经历了打击、胆怯和敢说这样几个阶段,现在朱虎的英语能力可以较好地满足日常的交流和学习任务。

  在Spartan航校学习的陶鑫则提到,一开始上地面课的时候都是拿着手机打开词典,听到不会的单词马上问教员查出来。“教员们都很耐心,遇到听不懂的地方会不厌其烦地讲到学员听明白为止,有些问题还会画图形象地进行解释。”

  而在Falcon航校学习的山航飞行学员刘加瑞感慨,“实话实说,学飞之路真的不轻松,加上语言不通,很容易让人迷茫。令我很感动的一件事就是在最艰难的阶段,公司的领导来航校看我们,在异国他乡看到祖国的面孔总是让我们感到激动,那种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感觉。平时公司飞管部领导也总会关心我们的飞行和生活状况,经常和我们唠家常,让学员们感受到山航家一般的温暖。”

朱虎

  美国“和电影里不一样”半年修成“会飞的厨子”

  2015年9月10日,当飞机平稳地降落在塔尔萨国际机场,山航Spartan航校第四批33名学员的飞行训练就此开始。陶鑫是这33人中的一员,之前他对美国的认识都来自电影。

  刚到美国那会儿,陶鑫看见什么都感觉很新鲜。大街上看不到行人,只有一辆接一辆的汽车,沿街的楼房最高不过三层。学校所在地是个相对较小的城市,跟电影里的确实不一样。安置下来后,第一个星期基本上就是在倒时差中度过的,“白天再困也不敢睡,晚上不困也得逼着自己睡觉。”公寓里面的空调、电视、冰箱、烤箱、洗碗机、吸尘器等等生活用品一应俱全。公司为了能让学员们找到家的感觉,把能想到的都给他们置备齐了。“对我们来说,生活上最大的考验就是一日三餐的生火做饭。经历了一开始几天黑暗料理的历练,四个大小伙子从一开始互相干瞪眼,到现在已经可以轻松做出一桌子八菜一汤。”说到自己突飞猛进的厨艺,陶鑫口气里满是骄傲。

  刘加瑞的生活和学习的环境可以说是“遍地森林”,总是会碰到野生的松鼠和跌跌撞撞闯到社区的小鹿,而且房子都是木质的,住着挺舒服。“但在家过惯了'饭来张口'的日子,做饭成了最大的问题,第一次下厨简直就是黑暗料理,但是经历了大半年的尝试摸索之后,现在的我们都成了会飞行的厨子。”曹际涛说,在这一年里,他和同学们不但学会了飞行,还get了多项技能:学会了炒各种菜,学会了自己理发缝衣修车。不仅在技能上进步,自身也变得更加成熟。

  谈起国外生活,朱虎不知该如何去描述全貌。开始时对一切事物都想问句“它是做什么用的”,他将其称之为好奇;需要习惯牛奶面包的早餐,需要自己动手做饭,需要学会这里的规则,他将其称之为适应;需要阅读全英文的书籍,需要查看成千上万条的冰冷法规,他将其称为拼搏;不能顺利完成飞行考试时,教员的训斥和自己的失落会质疑自己是否适合飞行,他将其称之为迷茫;没有学习任务时,一场篮球比赛、一局电脑游戏、一次钓鱼活动、一个临时小聚,都让自己觉得舒服和放松,他将其称之为享受;某些瞬间,会突然地想到家人朋友,希望早些结束训练回到国内,他将其称之为思乡。(通讯员杨万卿)

责任编辑:史影 000
推荐新闻:
江门首家重载共轴无人直升机F-600产线落...
伊犁伊宁国际机场推出行李防错拿新举措
海南空管分局全面升级应急通信保障体系
巴彦淖尔机场开启空管技能“强化模式”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开展保密教育系列活动
桂林机场扎实做好汛前准备工作
新疆机场集团博乐机场顺利完成2025年度...
那拉提机场积极开展防灾减灾宣传周活动
吉安井冈山机场开展防汛专项检查工作
乌海机场多举措做好滞留旅客应急转运工作
赤峰机场联合赤峰市交通运输局开展“民...
桂林两江国际机场获评2024年度二星级“...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用科技塑一场与旅客...
二连浩特机场“五一”小长假客座率同比...
五一假期吉安井冈山机场迎送旅客1.18万人次
“五一”假期 乌兰浩特机场完成旅客吞吐...
江西航空开展五四青年节主题机上活动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合创劳模创新工作室:...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与安委会开展交流共建
江西航空团委联合江西民航各单位团委举...
返回首页
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24158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006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10120170026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7

本网站所刊登的《中国民航报》及“中国民航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制作单位:中国民航网 办公电话:010-67355289 传真:010-67355289 通信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十里河2264信箱 邮政编码:10012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55289 举报邮箱:news@caacnews.com.cn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常年法律顾问—北京市安理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