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女儿放暑假,市民赵佟打算举家到山东海边消夏避暑,他告诉记者,自己已经在网上订好了往返的机票。“10年前,每次旅游、出差,我都是去咱们这儿的‘大世界’订机票,等到了那边的酒店,再在酒店里的机票代理点订返程票。” 赵佟说,现在,他几乎都是用电脑、手机上网搞定。
如今,网络和手机客户端越来越普及,迅速抢占了包括航空服务在内的市场。近日,某大型在线旅游网站发布了国内首份《机票预订体验调研报告》,调研结果显示,八成以上的人会“网上查询并预订”机票,而选择“机票代售点”的人仅占5%。中国民航正全面进入“在线售票时代”,这给传统的机票代售点带来了巨大冲击。
飞行族
偶尔上不去网
才想起打电话
在这份《机票预订体验调研报告》中,选择“网上查询并预订”机票的人,占受访者总数的81%之多,还有45%的受访者曾体验“手机APP上查询并预订”机票,相比之下,选择“电话查询并预订”机票的人仅占10%,在“机票代售点”订票的人更是仅占5%。有网评说,中国民航正全面进入“在线售票时代”。
赵佟在一家汽车行业私企工作,每年为了谈业务,要在国内外乘机十几次,是典型的“飞行族”。现在的他,一改十年前在本地机票代售点订票,再在当地酒店订返程票的习惯,基本上都是在网上订票。“机票代售点查票、比价的功能,网上都有。要是赶上旅游旺季,担心第三方代理订不到票,现在南航、东航、国航这些航空公司也都在网上直销。”赵佟表示,只有偶尔人在外地,宾馆没无线网,手机流量又告急的“绝境”下,他才会就近找个线下代售点订票。
大公司
多家网点已撤柜 客源五年减六成
魏女士在省内某大型航空服务公司的机票代售点负责业务,记者连日走访了该航空服务公司多个代售点,却发现不是人去楼空,就是换了别的招牌,25日,才终于在同志街上的代售点找到了她。
“我们这家航空服务公司在长春算是规模比较大的,原来在一些宾馆、酒店里也有代售点,但现在我知道的网点,就剩下总部一个和这里一个了。”魏女士说,2010年前后,市内大大小小的航空服务公司、机票代售点至少有200个,如今,据业内不完全统计,因经营困难而关门的接近半数,余下的公司中,还有一部分已和旅行社合并、合作,仍坚持单独做机票代理业务的正规公司,不到当年的三成。
在记者和魏女士交谈的近一个小时内,没有一个人上门订购机票,甚至连咨询者都没有。“航空公司网上直销,加上一些大型在线旅游网站及一些手机客户端也涉足机票业务,这些对我们冲击都很大的。”魏女士表示,从每年的经营数据上可看出,她家的客源是从2006年左右开始明显递减,而那时正是在线旅游网站、旅游搜索引擎开始覆盖国内主要城市,并迅速扩展服务内容的时候,市民可以在网站上比较多家国内航班价格,并马上预订,或到航空公司官网预订。
“这些服务和我们基本是重复的,相比之下,大家肯定觉得网购更方便!”魏女士认为,机票代售点与机场直销相比,原本的优势是市民能在这里一次性查到不同航空公司的机票信息,并进行比较和选择,可现在的线上订票不仅具有这些优势,还更加便捷。从2010年至今,仅她这个网点的客源就减少了约60%。“还有一些合作关系良好的企业客户及不擅长使用网络的老年人,但这样下去只会越来越不乐观。”魏女士忧心忡忡地说。
小网点
不开张是常事 过一天算一天
大型的航服公司还有逐步撤柜这一退路,中小型机票代售点的生态更是“雪上加霜”。
几位50岁以上的市民告诉记者,过去,几乎每个3星级以上的高级酒店,一楼都有个机票代售点,但近几年来,这样的中小型代售点越来越难找了。“咋说没就没了呢?”
同日下午,记者来到了人民大街上的一家五星级酒店一楼大堂,这里曾有一家机票代售点,但如今已遍寻不着。根据前台工作人员的指引,记者几经辗转,才终于在附近一家办公楼的二楼找到了这家不起眼的代售点,且门外挂着的是某旅行社的牌子。
“不行了,过一天算一天。”聊起经营情况,这是该代售点的负责人小周跟记者说的第一句话。他算了一笔账:一家正规的机票代售点,基本是靠航空公司给的佣金营利,即使是精简到最小规模,把房租、水电费、电脑联网的租金、2名工作人员的佣金等成本加起来,每年也至少需要有5万元以上的净利润,才能经营下去。2005年前后,各航空公司支付的佣金占票款的6%以上,每月销售额也在30万元以上,维持这个数字的净利润还比较轻松;到了2010年前后,各航空公司支付的佣金基本降到了3%,加上销售额锐减,每月给员工开支后,连谈盈利都很奢侈;到了今天,佣金平均已不到2%,而且在客源流失的现状下,一天不开张都成了常事,算账成了小周最怕的事。“饭店大堂的租金我们已经给不起了,就搬到了这里,人员也从4个减到了2个,现在和旅行社合作,还有一些固定客户,但也是过一天算一天。”她透露说。
分析
“大洗牌”时代
别死守一个碗吃饭
“网络的发展是时代的必然,同行业中不同经营渠道的优胜劣汰也就不可避免,‘大洗牌’的时代已经来了。”一位市场经济专业的房姓教授表示,谁都无法阻止市场的合理变化,要想在不断变化的市场中生存下去,就只能改变自身的经营方式,“是时候放下传统行业的骄傲了,不能死守一个碗吃饭。”
魏女士告诉记者,因为自己所在的公司规模较大,积累了一定的实力,现在已经在考虑适应网络时代,寻找转型经营的出路。“虽然目前主要还是依赖线下业务,但我们已经开设了官网,现在正在逐步完善线上服务的部分。”她透露说,此外,公司还在试着涉足更多领域,如开通到机场的专线车,和旅游社合作、推出旅游线路等,尽可能地扩大营利范围。(孙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