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路泞 报道:近日,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新建南二跑道等工程完成行业验收和符合性检查,这不仅标志着三期扩建工程取得又一重要里程碑,更为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实现“三跑道”运行奠定坚实基础,更在国家民航发展战略与区域经济长远布局中,远景规划的前瞻性与落地性,在此刻尽显其深远意义。
行业验收和符合性检查工作,是新建跑道投入运行的必备条件,更是对远景规划落地质量的严格把关。本次验收由民航西北地区管理局精心组织,成立验收委员会并下设场道工程、目视助航及供电工程、航务通导工程、空防消防弱电工程、计划财务档案5个专项验收小组,以及综合安全、飞行区安全、目视助航设施、应急救援、航空安保、空管管理、航务管理7个符合性检查小组。通过严谨验证,不仅对当前工程建设内容和机场投运准备工作进行全面系统核查,更从长远运行安全、效率提升的角度,确保每一项细节都符合远景规划中打造西北航空枢纽标杆的核心目标。
经验收委员会综合评定,工程质量完全符合国家和行业现行标准及规范,主要设备安装、调试及联合试运转情况正常,不仅满足当下机场运行安全和生产使用需要,更为未来十年甚至更长期的运行升级预留了充足空间,让远景规划真正具备了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现实基础。
南二跑道的即将投用,是远景规划中枢纽能级跃升的关键一步。作为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建成并即将投入使用的第二条跑道,南二跑道长3000米、宽45米,飞行区等级按照4F建设,可满足空客A380等大型客机起降——这一硬件配置,并非仅仅满足当下需求,而是基于对西北区域航空客流量长远增长的精准预判。从远景来看,随着陕西及周边省份经济社会发展、对外开放程度加深,商务出行、旅游客流、货运需求将持续攀升,4F级跑道的建设,直接打破了大型客机起降受限潜在瓶颈,为未来吸引国际远程航线、承接大型航空枢纽功能提供了核心支撑。
更重要的是,该跑道投用后,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将成为西北地区首个三条跑道同时运行的机场,这一突破是对机场运行资源的战略性重构:通过三条跑道的协同调度,可大幅提升航班起降效率,减少航班延误,进一步释放机场的运输潜能——据远景测算,三条跑道运行后,机场高峰小时起降架次可提升30%以上,年旅客吞吐量将向远期目标迈出关键一步,为区域民众出行提供更便捷、更高效的选择,更让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在全国航空枢纽布局中的西北核心地位愈发稳固,成为连接东部沿海与西北内陆、沟通国内与国际的“空中桥梁”。
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本身,是远景规划服务区域发展大局的生动实践。工程作为西北民航发展史上规模最大的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其规划之初便锚定长远价值——不仅是为机场自身扩容,更是为陕西打造内陆改革开放高地、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提供“航空引擎”。目前,T5 航站楼、北二跑道已投入运行,而待工程全面建成后,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将形成4条跑道4座航站楼的宏大布局,年旅客保障能力将跃升至8300万人次——这一组数据背后,是远景规划对“交通带动经济”逻辑的深度践行。从长远来看,8300万人次的保障能力,意味着机场将成为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聚合平台:一方面,便捷的航空交通将吸引更多国内外企业落户陕西,带动航空物流、高端制造、旅游服务等产业发展,为区域经济注入持久动力;另一方面,作为“一带一路”倡议中的重要航空枢纽,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将进一步加强与中亚、欧洲等地区的航空联系,助力陕西从内陆腹地转变为开放前沿,在国内国际双循环中承担起连接点与中转站的关键角色。
此次南二跑道等工程完成验收,不仅是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的一个里程碑,更是其远景规划从蓝图走向现实的重要节点。每一项工程细节的落地,每一个硬件设施的完善,都在为长远的区域发展、国家民航战略布局积蓄力量。未来,随着三期扩建工程的全面竣工,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将以更强大的枢纽功能、更高效的运行效率、更广阔的辐射范围,持续放大民航的辐射带动作用,为陕西乃至西北地区的高质量发展写下属于“核心枢纽”的长远篇章。(编辑:李佳洹 校对:李季威 审核:程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