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路泞 通讯员鲍杨、艾诗佳、崔晓瑛 报道:在陕西关中地区史上最炎热夏天,西安咸阳国际机场暑运交出了一份格外优异的成绩单——客运航班量、旅客量分别位列全国第7、第9位,6.3万架次的起降航班、924.8万人次的运输旅客量,同比分别实现1.2% 和0.4% 的稳步增长。
更值得关注的是,国际(地区)航线复苏势头迅猛,3425架次的国际(地区)航班、39.6万人次的国际(地区)旅客量,同比增幅高51.1%和34.9%,中转旅客也达到112万人次,同比增长2.7%,占旅客总量的12.1%,同比提升0.3 个百分点。暑运期间,单日航班架次最高在 7月4日达到1053 架次,单日旅客吞吐量最高于8月15日突破15.7万人次,这些数据的背后,是西安咸阳机场一系列精准施策、高效保障的有力支撑。
为精准匹配暑运期间旅客出行需求,西安咸阳机场在航线布局上主动发力。针对国际(地区)出行热潮,机场加密了中国香港、日本大阪、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等热门航点,由香港航空、海南航空、东方航空公司等实力航司执飞,为旅客提供更多选择。不仅如此,机场还着眼于未来航线拓展,计划在九月份新开和加密塔吉克斯坦杜尚别、泰国曼谷的直飞航线。下一步,西安咸阳机场将持续推进面向中东欧、中西亚地区的航线网络建设,全力打造辐射 “一带一路” 的区位门户复合型国际航空枢纽,让旅客的跨境出行更加便捷。
暑运客流高峰叠加,如何确保旅客出行顺畅?西安咸阳机场从“精准预测、协同联动”入手,打出一套服务保障 “组合拳”。在设施运维、投诉处置等关键环节,机场明确各部门关注重点,建立高效协同机制。针对客流波动,动态调整保障资源,搭建机场与航司的实时沟通渠道,及时掌握保障数据。在早高峰等出行密集时段,机场迅速增开值机柜台、安检通道,同时优化晚到旅客、儿童、易安检等特殊旅客通道,减少旅客排队等待时间。此外,通过加大楼内摆渡车、跨楼彩虹摆渡车的运行频次,提升远机位保障能力,全方位提升旅客出行效率,让暑运保障始终平稳有序。
暑期高温、雷雨等特殊天气频发,给航班运行带来挑战。西安咸阳机场未雨绸缪,提前组织特殊天气应对桌面演练,对保障人员、设施设备、防暑药品等进行全方位排查,确保各类应急资源储备到位。一旦遭遇特殊天气引发航班延误,机场立即启动运管委协同决策机制,合理调配各环节岗位力量,提前备好航班延误所需物资,密切关注航班动态和旅客积压情况,加强航站楼重点区域现场巡视。同时,积极协同航司做好延误旅客的后续服务工作,从信息告知到食宿安排,全方位保障旅客出行无忧,最大程度降低特殊天气对旅客出行的影响。
在保障大面积旅客顺畅出行的同时,西安咸阳机场格外关注特殊旅客群体,用贴心服务传递“温度”。机场主动建立特殊旅客“需求台账”,通过预约登记与现场识别相结合的方式,精准掌握特殊旅客需求,再通过问讯柜台与楼内摆渡车的紧密联动,为特殊旅客提供从航站楼入口到登机口的“全流程陪同”服务,助力他们快速乘机。针对“首乘”旅客、老年旅客、儿童旅客等不同群体,机场推出“首乘”“乐享夕阳”“快乐小鹿”等专属服务产品,安排红马甲志愿者及时提供引导协助。遇到降雨天气,机场还为前往室外停车场的旅客免费提供一次性雨衣、雨伞,用细节关怀保障旅客顺畅出行。这个暑运,西安咸阳机场共收到各渠道转来的旅客表扬500余起,每一次表扬,都是对机场暖心服务的肯定。(编辑:陈虹莹 校对:许浩存 审核:韩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