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赵瑜 通讯员任腾辉、王睿 报道:10月18日,宁波机场的青年志愿者们带着丰富的航空知识与满腔热忱,走进“甬动爱心”公益托班,为40余名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带去一场精彩的“筑梦蓝天课堂”。据介绍,这已是宁波机场团委今年开展的第三次志愿宣教活动,来自机场运行、安检、地勤等岗位的青年骨干组成志愿宣教队,用“主题讲解+互动问答+情景体验”的方式,带领孩子们沉浸式学习民航知识,在他们心中播撒下航空梦想的种子。

民航知识轻松学 趣味互动不停歇
活动一开始,孩子们就被一段“安全乘机 文明出行”的动漫视频吸引住了。他们看得格外认真,眼神紧紧跟着屏幕,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节。视频里生动的画面搭配通俗讲解,让孩子们很快记住了“过安检需要注意什么”“在飞机起飞降落阶段有哪些注意事项”这些实用知识。
随后,志愿者通过PPT展示,结合简单易懂的语言普及民航知识。“什么是净空?”“为什么风筝、无人机在机场附近不能随便放?”一个个贴近生活的问题,一下子点燃了孩子们的好奇心。大家还一起探索了飞机的结构和飞行原理,原来大飞机能上天,背后有这么多奥秘!
最热闹的还属有奖问答环节。志愿者紧扣刚刚播放的宣教视频,以及PPT里讲过的民航知识,精心设计了互动题目。问题刚一抛出,“我知道!我知道!”的声音就立刻响起,孩子们争先恐后地举手,有的还踮着脚尖、挥动小手,生怕志愿者看不到自己。答对的小朋友接过宁波机场准备的小礼物,脸上洋溢着欢乐的笑容。

情景体验超有戏 值机安检我都行
活动现场还布置了“模拟值机”和“模拟安检”两个体验区,充满好奇心的孩子们,瞬间变身“小旅客”,在志愿者的引导下体验值机、安检手续。“请问您叫什么名字?”“您要飞往哪个城市?”在值机区,扮演“值机员”的志愿者耐心提问,孩子们攥着自己填写的“专属登机牌”,认真回应并跟着完成信息核对,小脸上满是专注。

安检区更是气氛十足,孩子们排队通过模拟安检门,认真配合扮演“安检员”的志愿者进行人身检查。过程中,志愿者还结合实际耐心讲解:“大家要记住,没有3C标识的充电宝不能带上飞机!还有随身携带的沐浴露、洗发水,每件容器的容积都不能超过100毫升或100克。”孩子们边听边点头,在不知不觉中加深了对安检规定的理解。

(本文图片均由宁波机场提供)
此次活动,是宁波机场履行国企社会责任的生动实践。通过将民航知识融入青少年成长教育,不仅让孩子们学到了实用的乘机知识,更让净空保护、文明出行的理念深入人心。未来,宁波机场团委将持续深耕“筑梦蓝天课堂”课程体系,带领青年志愿宣教队不断创新课程形式与内容,让更多孩子爱上蓝天,追逐飞翔的梦。(编辑:许浩存 校对:陈虹莹 审核:程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