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航网 通讯员孙维璟 报道:2025年10月19日,在“2025北外滩国际航空论坛”上,常务副秘书长孙小丽代表中国民用机场协会发布《中国民用机场协会2025中国运输机场发展指数》。该指数由中国民用机场协会与北京大学全球互联互通研究中心共同研发,旨在持续量化评估中国运输机场发展态势,为政府决策、行业发展、企业运营和社会认知提供系统、客观、前瞻的参考。

2024年,中国民用机场协会在“2025北外滩国际航空论坛”上首次发布了《中国民用机场协会2024中国运输机场发展指数》。为保持数据的连续性与体系的系统性,本期指数研究范围和指标体系与上期保持一致,研究对象为我国境内运输机场(不含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指标体系继续围绕安全、通达、便捷、服务、绿色、贡献6个维度,共设置20项二级指标。同时,为进一步提升科学性与准确性,本期指数名称将上期指数名称中的“中国机场”修改为“中国运输机场”,全称为“中国民用机场协会2025中国运输机场发展指数”。
在权重设计方面,本期延续首期方案,安全与贡献维度权重各占20%,通达、便捷、服务、绿色维度权重各占15%。所有数据均来源于国家部委、国际组织、机场、航空公司和行业媒体官网,并以2019年为基期,确保评估结果的科学性、连续性和可比性。

(本文图片均由主办方提供)
本期指数总得分为113.40,较2023年增长6.33%,较2019年基期提升13.4个百分点,创下历史新高。这一成绩展现了中国机场在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中强大的发展韧性和复苏动能,整体发展向好。
从6个维度看,安全、通达、便捷、服务、绿色、贡献均实现全面提升,呈现整体向好、亮点突出的特征,其中:
安全度得分113.75分,同比提升1.88%,较2019年基期增长13.75%,持续巩固。中国民航以90.19分的历史最好成绩顺利完成国际民航组织普遍安全监督审计(USOAP);
通达度得分118.64分,同比提升6.69%,较2019年基期提升18.64%,提升显著。2025年上半年国际客运航线净增123条,旅客运输量同比增长28.5%;
便捷度得分118.08分,同比略增0.13%,较2019年基期增长18.08%,稳步提升。智慧出行全面普及,全国航班正常率连续7年超80%,千万级机场截载时间普遍缩短;
服务度得分107.48分,同比提升4.31%,较2019年基期增长7.48%,持续优化。旅客满意度维持高位,特殊旅客服务、支付便利化等细节体验不断升级;
绿色度得分120.36分,同比提升12.88%,较2019年基期提升20.36%,表现亮眼。机场能耗强度持续下降,光伏发电、电动车辆、可持续航空燃料等技术应用加快推进;
贡献度得分106.05分,同比提升13.08%,较2019年基期增长6.05%,快速回升。我国机场固定资产投资连续五年超千亿,对区域经济的拉动作用日益凸显。
本期指数反映出中国机场正从规模复苏迈向质效引领,呈现三大趋势性特征:一是数智化转型全面提速,AI大模型、数字孪生、智慧出行等技术深度融合,机场从“运营枢纽”升级为“智慧平台”;二是绿色化发展系统推进,在“双碳”目标引领下,绿色机场从“单点示范”走向“体系构建”;三是协同化格局深化拓展,随着全国运输机场布局规划修编和“十五五”规划编制推进,机场与临空经济区、口岸、综合交通枢纽的协同将进一步增强,形成更加完善的现代化机场体系。(编辑:许浩存 校对:李佳洹 审核:程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