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路泞 通讯员陈维 报道:7月1日至8月31日,为期62天的2025年暑运落下帷幕。数据显示:西部机场集团共保障航班起降11.2万架次、旅客吞吐量1554万人次、货邮吞吐量7.8万吨,同比分别增长6.8%、5.2%和24.8%,圆满成就集团发展史上最繁忙暑运。

(西部机场集团 供图)
暑运期间,集团与各成员机场协同联动,协调航司加大运力投放,新开加密多条商务及旅游航线。西安机场暑运期间客运航班量、旅客量分别排名全国第7位和第9位,累计保障国际(地区)旅客39.6万人次,同比增长34.9%,客座率77.7%,香港、首尔、曼谷、新加坡、吉隆坡等地成为旅客出行热门城市。同时,银川、西宁机场表现亮眼,旅客量同比增长8.4%和15.4%,高于行业水平5.5和12.5个百分点。榆林、安康、中卫、固原、格尔木、玉树等7家支线机场旅客量大幅增长,增速超20%。
西北民航市场令人瞩目的爆发式增长背后,西部机场集团的协同精细管理”理念在这场出行热潮中显示出强大动能。为期 62 天的暑运期间,集团运营数据全面飘红,航班起降、旅客吞吐量、货邮吞吐量均创集团发展史上暑运新高,而这一成绩的背后,正是集团协同精细管理理念的深度实践。
在暑运筹备与运行阶段,集团秉持 “全域协同、精细调度” 原则,搭建起覆盖各成员机场、航空公司、空管等单位的协同指挥体系。通过每日召开暑运保障协调会,实时共享客流数据、运力信息与天气预警,精准预判热门航线需求。针对重点商务干线与旅游热线,积极协调航空公司加密航班、新增国际包机航线,实现运力投放与市场需求的高效匹配,充分体现了集团在航线规划与运力协调中的精细化管理能力。
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作为区域航空枢纽,将协同精细管理理念贯穿于运营全流程。在国际(地区)旅客保障方面,集团统筹机场海关、边检、航空公司等多方资源,优化“联检单位+机场+航司”协同机制,简化通关流程,显著提升国际旅客通行效率,热门国际(地区)目的地出行需求持续旺盛,彰显了枢纽机场在协同保障下的高效运转能力。
银川河东国际机场与西宁曹家堡国际机场的亮眼表现,同样离不开集团协同精细管理的支撑。集团针对两地旅游资源集中、暑期客流增幅显著的特点,派驻专项工作组指导机场优化保障流程:银川机场细化“早高峰值机-安检-登机”全链条调度,通过动态调整柜台与通道数量,大幅提升高峰时段旅客通行效率;西宁机场在新航站楼投运前,集团提前统筹设备调试、人员培训与流程演练,制定多项应急预案,确保新航站楼投运即顺畅,进一步提升机场整体保障能力,二者增速均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针对多家支线机场,西部机场集团实施“干线带支线、枢纽辐射末梢”的协同策略,通过共享客源数据、调配保障人员、统一服务标准,推动支线机场旅客量大幅增长,有效促进西北民航市场均衡发展。面对暑运客流高峰,集团以精细管理提效率,并协同联动保障畅通,构建起动态化资源调配机制。各成员机场依托集团开发的智能预警系统,实时监测航站楼各区域客流密度,当重点区域客流达到饱和阈值时,自动触发人力与通道调配指令。西安机场通过对登机口分配、行李运输、航班调度等环节的精细化优化,缩短航站楼截载时间;银川机场完成航站楼安检通道改造,通过加装智能设备、优化人员排班,提升高峰时段通道容量与旅客预处理效率;同时,集团统筹组建跨机场志愿者队伍,根据各机场客流高峰时段灵活调配,确保每一个繁忙节点都有充足人力提供指引、问询服务,特别为晚到旅客与特殊旅客开辟“绿色通道”,实现“高峰不拥堵、服务不打折”。
服务优化,因时而动——集团将协同精细管理理念与人文服务深度融合,针对不同旅客群体推出精细化服务举措。考虑到家庭出行比例增加,统一指导各机场设立“家庭旅客专用值机柜台”与“行李优先托运通道”,并制定《家庭旅客服务规范》,明确多项标准服务流程。针对首乘旅客、无陪儿童、老年旅客等重点群体,集团搭建“重点旅客协同保障平台”,旅客可提前通过官方渠道预约服务,信息实时同步至全行程涉及机场,实现全程无缝衔接。西安机场升级无人陪服务,引入定位与视频连线功能,方便家长实时了解儿童动态;宁夏各机场统一投放防暑医疗包、儿童文具,协同地方交通部门开通特殊群体免费接驳服务;汉中机场推出“一老一小”全程引导服务,青海各机场在安检环节设置特殊群体优先通道,这些举措均源于集团对旅客需求的精细洞察与跨部门协同落实,赢得广泛赞誉。
集团在文化赋能服务中同样融入精细管理思维。西安咸阳机场举办特色文化活动前,集团统筹多方资源,精准规划活动时间与路线,避免影响旅客通行;机场博物馆通过精细化客流管控,设置预约参观机制,提升旅客体验;西宁机场生物多样性微展馆与汉中机场航旅产品升级,均是集团结合地域特色,经过市场调研、资源整合后推出的精细化文化服务项目,进一步凸显机场城市会客厅功能。
西部机场集团最火爆的暑运,更是深化协同精细管理理念的深耕时节,持续优化服务流程、升级服务设施。集团计划进一步完善全域协同指挥平台,推动成员机场数据互联互通,实现运力、资源、服务的更精准调配,以更优质、高效、暖心的服务满足旅客出行需求,助力西北民航事业迈向高质量发展新征程,为区域经济发展与文化交流搭建更加坚实的空中桥梁。(编辑:陈虹莹 校对:许浩存 审核:韩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