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路泞 报道:暑运客流的高峰考验下,西安咸阳机场交通运营部以“新交运”融合模式为抓手,深耕服务质量提升,通过体系化升级、精准化行动、人性化保障,构建全链条优质服务网络,用精益求精的态度为旅客旅途保驾护航。
为实现服务效能的质的飞跃,交通运营部从制度源头着手,对投诉处理、应急保障、岗位服务等多项核心内容进行合并修订,形成统一规范的服务标准体系,让每一项服务都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在此基础上,部门创新性开展跨单位岗位轮训与业务交流,首批员工完成了运行指挥调度、大巴长途售票、长途车辆例检等多岗位技能学习,实现了从“单一技能”到“复合能力”的转变,服务现场点位也随之从增至15个,服务覆盖面大幅拓宽。同时,部门全面整合各链条服务信息,更新完善业务知识库,让员工能够快速响应旅客各类咨询;增配服务设施、统一服务标识,更将“小红伞”特殊旅客服务品牌及产品延伸至西安钟楼巴士乘车点,构建起立体化的服务产品体系,让特殊旅客在更多场景下感受到贴心关怀。
同时,响应机场“星火行动”服务提升工作要求,交通运营部迅速成立领导小组,动员全员参与服务优化。以旅客体验为核心,以提升服务为焦点,部门深入梳理旅客出行全链条,精准聚焦服务各环节的短板和痛点。截至目前,部门已收集并提交优化意见建议、接收并处置公司转办的有效问题6项,每一项建议都被认真研究,每一个问题都被跟踪整改,确保各项提升措施落地见效,让服务改进真正围绕旅客需求展开。
西安地区最热的暑期,面对40度高温酷暑与单日客流突破15万人次的双重考验,西安咸阳机场交通运营部推出一系列暖心举措,让旅客在炎炎夏日中感受清凉与舒适。高峰时段,“小红伞”红马甲工作人员在现场忙碌维序,为旅客指引方向;停车场实行“5 分钟响应”机制,快速解决旅客咨询与车辆简易问题;出租车站点的遮阳伞从楼外延至车边,为旅客撑起一片阴凉;智能翻译小程序的推广,有效破解了外籍旅客的沟通难题,既提升了服务效率,也彰显了机场的国际化形象。
乘车点“爱心便民服务箱”不仅提供免费雨衣,更新增藿香正气水、风油精等解暑用品,且这些服务延伸至机场大巴车点位,让关怀无处不在。针对暑运学生、旅游客流叠加的情况,部门结合市场需求,加密临潼、宝鸡等热门线路班次,根据客流动态灵活调配运力;完成30台中巴车空调升级,为旅客营造凉爽舒适的乘车环境。
在旅客集散关键节点,航站楼彩虹摆渡区域实施“服务+设施”双重升级:摆渡维序岗升级为24小时专职驻点,加强乘车引导与特殊旅客帮扶;增设休息座椅与降温设备,持续改善候乘环境,让旅客等待的时光也能从容惬意。
从关键区域值守到全链条体系构建,从硬件设施升级到服务标准统一,“新交运”以业务融合为起点,用每一个细节的精进提升旅客出行体验。接下来,交通运营部将继续坚守服务初心,在应对暑运挑战的过程中,不断展现“新交运” 的新作为与新担当,让每一位旅客的旅途都更加顺畅、温暖。(编辑:张薇,校对:张彤,审核:韩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