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许晓泓 通讯员王宝茜 报道:7月6日凌晨2时,青岛机场失物招领处的电话骤然响起,打破了深夜的宁静。“我红色的针织包丢了……里面有护照和手机……”电话那头,旅客孙女士的声音因焦急而略显颤抖。她告诉工作人员,自己装有护照、手机、钱包、耳机等重要物品的红色针织包,不慎遗落在机场停车场,次日行程急需证件,一时间却想不起具体遗失位置。
接到求助后,值班工作人员一边柔声安抚孙女士的情绪,让她尽量冷静回忆细节;一边迅速登 记失物特征、遗失时间等关键信息,并第一时间启动协查流程。
凌晨3时,孙女士再次来电,提供了手机定位信息。工作人员立刻结合定位数据,对照停车场现场布局照片仔细分析,初步将遗失范围锁定在 P2 或 P4 停车场区域。
“这些东西对我太重要了,我能不能自己过去找?” 凌晨3时10分,孙女士第三次打来电话,语气中满是急切,希望能到现场自行搜寻。考虑到深夜时分,旅客独自前往停车场存在安全风险,工作人员二话不说,当即从休息室动身,赶往 GTC 停车场,沿着可能的路线细致排查,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
功夫不负有心人。3 时 46 分,在一辆车的后轮旁,那个红色针织包静静 “躺” 在那里,工作人员小心拾起检查,包内护照、手机、钱包、耳机等物品完好无损。4 时 11 分,孙女士匆匆赶到现场,当看到失而复得的包时,激动地连声道谢:“大半夜在这么大的停车场找到这么个小包,真是太不容易了!作为青岛人,青岛机场的服务真的让我们自豪!” 她当场转账 600 元表达谢意,被工作人员婉言谢绝。“这是我们的工作职责,东西好好的,比啥都强,我们也很高兴。”


(本文图片均由青岛机场提供)
天色渐亮,晨光穿过航站楼的玻璃洒落下来,青岛机场开始了新一天的忙碌,孙女士也如期踏上新的旅程。而那段深夜寻物经历,已悄然化作一段温暖的回忆,定格在她心中。青岛机场人用温暖、专业和坚守,为旅客排忧解难,点亮前方的旅途